五行学说
五行指的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五种物质:水、木、火、土、金,他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的关系。花草树木靠水来滋润,水生木;木可以燃烧,木生火;火燃尽化为灰烬进入土壤,火生土;土里含沙,沙里淘金,土生金;金属融化,成为液体,金生水。
五行相时,有时会表现在五腑;反之,依然。
B、五窍、五体可用于观察脏腑功能,当脏腑功能失调时,五窍、五体无光泽、弹性或机能
出现障碍。
C、五志、五味过度,会影响同一五行脏腑功能,反之,依然。
D、五色,是指脏腑机能明显失调时,反应在脸部的颜色。
二、五行与人体的相生
1、五行的相生:即滋养、助长、推动发展。
形成一个循环,这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种相生性称为“母子关系”。如用木生火来说,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用火生土来说,火为土之母土为火之子。在五行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两个方面。
2、人体的相生
肝好—心好—脾好--肺好—肾好—肝更好,这就是良性循环。如人体处于这种状态,
就是健康状态。
三、五行与人体的相克
1、五行的相克:(即克制、抑制、牵制发展)也就是形成一循环。这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用木来说,木是克土的,金是克木的;用土来说,土是克水的,木是克土的,在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个方面。
2、人体的相克
即;肝不好—脾不好—肾不好—心不好—肺不好—肝更不好。如人体处于这种状态,就是恶性循环,病越来越多,逐渐形成合并症。
四、五行的相乘和相侮:
均属反常现象,例如:水是克火的,若水过大,火过弱,水会把火扑灭,这就是过度相克,过度相克叫相乘。若水过小,火过大,火就反过来把水烧干,这就是反克,反克就叫相侮。
五、五行与人体的病理关系
1、一个脏腑的发病有两种因素,其一、是自身器官发病。其二、其他脏腑发病后转变而来
2、当某一脏腑发病后,会传给其他脏腑。以肝为例,如肝脏发病,可以传心(母病及子),传脾((相克),传肾(子病累母),传肺(反克或相侮)。
如果不发生转变,这就是因其他脏腑功能正常。此时,应及时调理发病脏腑,以防转变。一旦转变,就会形成多发病,会并症。此时若采用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只能是抑制和控制,并能引发药源性及病源性疾病,病是越治越多,身体越来越差,寿命越来越短。我们把五行看作一个人,心肝脾肺肾五脏俱全,缺一不可。
六、五脏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肝:中医认为肝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免疫、主藏血、主谋虑、主筋。
开窍于目。通过眼睛能够了解一个人肝机能的强弱。正常人的眼睛应该是黑白分明、清澈明亮,有神采的。当肝机能下降时,眼睛经常出现血丝、眼白发黄或发蓝,眼睛干涩,视力昏花,迎风流泪,视力下降、眼睛及眼周围胀痛等,最严重的就是白内障、青光眼等。
其华在爪。爪是指人的指甲,因为肝主筋,而爪是人的筋之余。正常人的指甲一般是淡淡的粉红色而且有光泽,根部有白色的小月牙。当肝机能下降时,指甲就会发污,没有光泽,出现横纹、竖纹、白点、小坑、翻翘、甚至灰指甲。
五色为青绿色。肝属木,木的颜色为青绿色,中医讲“见本色既是病”,如果一个人的脸色呈现青绿色,那他的肝机能肯定已经下降了。青绿色的食品可以养肝。
五味是酸。“酸味入肝经”。少量的酸味是滋养肝脏的,大量的酸味会伤到肝脏,有的人吃什么都喜欢加
古人智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