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力营销精细化规范实践.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电力营销精细化规范实践

从上个世纪90年月末开头,我国的电能销售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意味着人们购买、使用电这种商品时不再满足于"有",而要满足于"精",这正是时代大背景的一个缩影。

1
电力营销精细化规范实践

从上个世纪90年月末开头,我国的电能销售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意味着人们购买、使用电这种商品时不再满足于"有",而要满足于"精",这正是时代大背景的一个缩影。

农电体制改革,实现了由供电所直供直抄到户的供电管理方式。与此同时,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中生产用电与居民生活用电分开,一户一表进程加快,城镇供电所逐步对用电客户实行直供直抄的供电管理方式。为了加快和规范供电所管理,国家电网公司将2002年确定为供电所管理年,要求通过规范供电所的工作行为,实现"职责到位、管理规范、工作高效、服务真诚"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各供电所执行了以1台变压器供电区域为单元的台区营销管理模式。供电台区营销应运而生。

一、台区营销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县级供电企业都带有粗放管理的印记,重视人治,重视制度建设,重视结果;忽视法治,忽视制度执行,忽视过程,加上曾经的政企不分和照旧存在的垄断地位,这一切都在台区管理中暴露出其不同的问题。

3
1台区基础资料不齐全

由于"两网"改造是在抢进度、揽资金、重技术的前提下完成的,对台区的管理工作考虑较少,台区用户信息、计量资料、合同书、业务单等不齐全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引发的计量、债权纠纷屡见不鲜,从而直接增加了基层供电企业的经营风险。

2营销管理效益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传统的台区营销指标建立在相应台区同比或环比基础上进行指令性支配。由于没有进行理论线损计算分析,线损指标支配决策者对各台区线损等指标"最优值"往往心里没底,于是一些台区营销管理人员因畏惧"鞭打快牛",一方面对线损指标支配决策者找理由,千方百计争取各项指标下达得宽松些;另一方面又接受"截留底度、降低均价或私罚窃电折增电量"等方法尽量踏"红线"去完成经营指标。营销管理人员疲于完成经营指标,忽视了挖掘内、外部市场潜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3过分重视指标完成结果,忽视过程把握

传统的营销观念以满足于完成上级经营责任制或经营指标为目标,年底结算时,指标完成,则万事大吉,对完成指标的过程缺乏有效的把握和监督,导致许多工作流程和标准没有严格执行到位,对一些诸如"抄表真实性"之类"小事"没有去认真抓。重指标、轻过程的静态管理也导致台区营销缺乏活力与可持续进展,后劲不足。
3

4对台区营销员工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员工工作乐观性不强,责任意识相对薄弱,优质服务也以有无客户投诉为主进行考核,照旧比较被动,员工工资结构仍为单一性的劳务工资,有的奖金仍在平均发放。员工的工作动力简洁地停留在完成指标的熟识层面上,没有意识到差别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

二、营销台区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1建立完善的基础资料平台

对营

电力营销精细化规范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phago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