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
孙 明教授
湘雅医院心血管科
*
一、概念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临床上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
二、临床表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
孙 明教授
湘雅医院心血管科
*
一、概念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临床上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典型心绞痛:
.发于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进食过饱、吸烟饮酒、寒冷、便秘
.发于心前区,或胸骨后(中上段),放射至咽喉部、左肩、左上臂、上腹部
.发作性闷痛、憋闷感、压榨感、窒息感
.持续分钟,一般不超过分钟
.休息、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可伴有冷汗、恶心
非典型心绞痛:
发作部位不典型,性质不典型,发作时间超过分钟
*
(二)体征:
.面色苍白
.表情焦虑
.皮肤湿冷
.心率、血压升高
.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疼痛时、奔马律
*
(三)实验室与其它检查
.心电图:
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缺血
段压低:≥(更有意义)
()水平式下移;
()下斜式下移;
波: 波倒置。
*
心电图
*
心电图
*
而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段暂时性升高,发作时压低的段回升至等电位线,倒置的波变为直立,即“伪改善”,且发作过后又可恢复正常
*
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以与发作后的心电图
*
.动态心电图
.运动负荷试验
.下蹲试验
.平板试验阳性:波为主导联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持续时间>分钟;
*
.冠状动脉造影:金指标
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
*
三、心绞痛分型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等不变,为劳力性,休息、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
.不稳定型心绞痛:次数增多,程度加重,性质可有变化,休息、含服“硝酸甘油”可不缓解,包括
初发型心绞痛
恶化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卧位型心绞痛
冠脉功能不全
梗死后心绞痛
.混合型心绞痛
*
四、病理
(一)固定狭窄为主:
.劳力性
.冠脉造影提示固定狭窄
.不发作时心电图提示改变
*
(二)痉挛为主:
.非劳力性,活动、休息均可发作
.冠脉造影可有狭窄或者狭窄不明显
.发作前心电图可无改变
.治疗前后改变
*
(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
综合征概念:有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症状或、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冠脉造影正常并除外合并冠脉痉挛者,存在冠状动脉小于微米的血管与循环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
.冠状动脉管壁病变
*
五、诊断
(一)典型心绞痛:
.根据发作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发作与缓解的因素可诊断
.心电图提示改变
.心电图改变不明显,可做运动试验
.心得安实验:可用于心电图改变不明显者,以鉴别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非改变与心肌病变引起改变,特别是青、中年女性;方法心得安口服,小时到小时后再做心电图
.冠状动脉
.冠脉造影·
*
(二)与鉴别
.明显的疼痛,休息、活动均可发作,性质、发作部位同心绞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久(>分钟),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可伴有休克、心衰、心律失常
.心电图:
.典型:可见波,段上抬,并有动态变化,且肌钙蛋白阳性
.不典型:无波,无段上抬,但肌钙蛋白阳性
.不稳定心绞痛:肌钙蛋白阴性
*
六、治疗
(一)固定狭窄为主:
.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选择β阻剂,心率控制在次分为宜
.降低前负荷:扩张血管,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必要时静脉滴注
.降低后负荷:降血压,尤其是合并高血压患者
.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
.氧疗
.介入治疗:,
*
(二)痉挛为主
.解除冠脉痉挛:
.硝酸甘油口服、静滴
.地尔硫卓口服一天一次或酌情一天两次,必要时静滴
.不用β阻剂
*
(三)基本药物治疗
.Β阻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如倍他乐克,普通型起始口服一天两次,缓释型一天一次
*
研究:倍他乐克降低心脏猝死发生率
*
哥德堡美托洛尔研究:倍他乐克显著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
*
.阿斯匹
冠心病心绞痛课件最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