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及措施.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及措施
目录
1 荒漠化的定义?
2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3 荒漠化产生的影响?
4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5 小结
2021/1/12
2
荒漠化
是一种土地退化的过程,主要分布于干旱 半干旱沙漠边缘,除自然原因外,可能与过度放牧过度耕作 烧柴问题等,最终导致土地消费力下降或衰竭。沙漠化是荒漠化最主要的类型,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荒漠化。此类荒漠化多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二、盐渍荒漠化
也属荒漠化的常见类型,也称盐漠化,我们把土壤表层30cm以内,可溶性盐离子总量超过1%时称盐碱土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再地势平坦低洼地下水位高且排水不畅的地带,蒸发作用使土壤成土母质和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分积聚地表而形成。多于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灌溉有关,最终导致土地消费力下降,使得农作物发生生理干旱,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产生荒漠化效应。此类荒漠化多见于华北平原和青海省境内。
三、石质荒漠化〔石漠化〕
由于人为作用如陡坡开荒毁林开荒等,导致土壤流失,土层变薄,使基岩逐步裸露的过程,主要分布于降水多、风力大或坡度陡的地区,如我国南方基岩山区
2021/1/12
14
土地沙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或沙丘活化
石质荒漠化
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致使岩石裸露,土地生产力极低
次生盐渍化
土壤中盐分过分富集
主要与灌溉不当及蒸发旺盛有关
2021/1/12
15
影响
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溃疡症〞,危害表如今许多方面,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重大环境问题。据统计,我国受荒漠化危害的人口近4亿,农田 1500万公顷,草地1亿公顷以及数以千计的水利工程和铁路、公路交通设施等。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平均每天损失近亿元,造成粮食损失每年高达30多亿公斤。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许多农田因风沙毁种,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群众形象地称为“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蒸一锅〞。如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30年间流沙压埋房屋2200多间,近700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这些枯燥的数字足可以反映出的荒漠化的严酷。
2021/1/12
16
2021/1/12
17
土地沙漠化
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石质荒漠化
主要发生在西南喀斯特地区
中国(大陆)荒漠化问题区域分布示意图
次生盐渍化
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地区
2021/1/12
18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1994年,结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021/1/12
19
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
2、防治荒漠化的根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的状况, 1978年国家开场施行“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立工程。
4、详细措施
2021/1/12
20
荒漠化防治的“三项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改变正在开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消费力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那么和一个重点〞
2021/1/12
21
维护生态平衡 + 提高经济效益
相结合
治山 + 治水 + 治碱 + 治沙
相结合
两个原那么
一个重点
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重点治理
2021/1/12
22

〔二〕详细措施
2021/1/12
23
改善灌溉技术
推广节水农业
减少水井数量
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

农作区
牧区草原
干旱内陆区
西
海陆位置


降水量
2021/1/12
24
——草方格
2021/1/12
25
、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那么林
宜牧那么牧
现有林地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作为防护林
开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2021/1/12
26
建防护林带
乳化沥青固沙
治沙措施
生物治沙
治沙措施
工程治沙
2021/1/12
27
沙枣
胡杨
锦鸡
木麻黄
主要治沙植物
柽柳
狼尾草
2021/1/12
28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
的途径
开源
节流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推广省柴灶
2021/1/12
29

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及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12770869
  • 文件大小2.80 MB
  • 时间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