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2 - 重庆市璧山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出售甘豆汤、漉梨浆、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等饮料〞可知,这些反映的是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开展,因此,商品经济开展助推社会生活变化,故D正确。材料反映宋代城市状况,不是商业市镇,A错误。材料没有表达经济重心完成转移,B错误。材料没有表达商业活动不受政府监管,C 错误。 〔开凿于南宋〕发现了纸币造像和铁钱造像。这可以推断出南宋 A. 纸币已经成为市场主要流通货币 - 8 - B. 铁钱逐渐取代白银主要货币地位 C. 商品经济开展引发多种货币并用 D. 社会经济萧条导致货币需求减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目材料“考古人员在重庆宝顶山大佛湾石窟发现了纸币造像和铁钱造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时期商品经济活泼,为弥补了货币的缺乏出现纸币和铁钱,故C正确。材料中在石窟中发现纸币造像和铁钱造像,缺乏以说明纸币已经成为市场主要流通货币,故A错误。题目材料只是提及了铁钱和纸币,白银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故B错误。题目材料只能够推断出商品经济的开展引发多种货币运用,而社会经济萧条在材料中也没有反映,故D错误. 8.“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 A. 商人大多走官商结合之路 B.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 10 - C. 传统崇本抑末的观念根深蒂固 D. 徽商虚伪的反映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表达的是社会对商人的歧视,以至于人们尽量避开这些歧视性称谓,这是重农抑商的表现,故C正确。材料没有表达商人走官商结合的道路,A错误。材料没有表达商人政治地位提高,B错误。D只是说明了外表现象,没有说明本质问题,D错误。 【点睛】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人为的降低其社会地位,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稳固封建统治的政策。2、原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当者;农民的长期斗争使统治者固统治的关键。3、影响:阻碍了工商业的开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 ,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10 - A. 客观上延缓了近代化起步 B. 防止了西方疯狂的殖民侵略 C. 根本原因是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 D. 说明中外贸易中国处于入超 【答案】A 【解析】 【详解】清朝中期“海禁〞政策导致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故A正确。“海禁〞政策并未防止了西方疯狂的殖民侵略,排除B项。根本原因是预防外敌入侵,维护封建统治,C错误。材料不能表达中国处于入超,D错误。 【点睛】此题考查海禁政策,解题的关键是“乾隆中期开始,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 ,清朝福建官员奏称: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棉者,十室而九〞。然而,19世纪50年代初期,物美价廉、颇为畅销的洋布却开始滞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 11 - A.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B.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 洋务企业对外国经济的抵抗 D. 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19世纪50年代初期,物美价廉、颇为畅销的洋布却开始滞销〞,这是因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顽强抵抗,B正确。实业救国思想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A 错误。洋务企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兴起不能推动19世纪五十年代经济的开展,D错误。 ,它最有可能发生于 - 12 - A. 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期间 C. 维新变法期间 D. 辛亥革命期间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