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成语三更半夜的来历:三更和半夜源于两个人.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成语三更半夜的来历:三更和半夜源于两个人
成语三更半夜的来历:三更和半夜源于两个人
成语三更半夜的来历:三更和半夜源于两个人
成语三更子夜的来历:三更和子夜源于两个人
本文导读: 《宋史 ·赵昌言成语三更半夜的来历:三更和半夜源于两个人
成语三更半夜的来历:三更和半夜源于两个人
成语三更半夜的来历:三更和半夜源于两个人
成语三更子夜的来历:三更和子夜源于两个人
本文导读: 《宋史 ·赵昌言传》: “四人者 (陈象舆、胡旦、董
俨、梁灝 )日夕会昌言第。 京师为之语曰: ‘陈三更, 董子夜 ’。”这里是说,宋太宗期间,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赵昌言等人志趣相投,如影随行,经常相聚在赵昌言的家里谈至
深夜,还不忍散去,当时人们就戏称陈象舆为 “陈三更 ”、董俨为 “董子夜 ”。这就是 “三更子夜 ”一词的来历。
白日说成 “钟 ”
先人把深夜称为 “三更 ”和 “子夜 ”,还要从先人的计时习惯提及。
先人对白日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号都不同样,白日说成“钟 ”,黑夜说成 “更 ”或 “鼓 ”,这一点,我们从此刻先人留下
的钟楼鼓楼上也能看得出来。 在古代,城镇都设有钟楼鼓楼,晨起要撞钟报时,因此白日都称为 “几点钟 ”。先人把一夜分为五更,大年夜的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 ”就是这个意思。
夜晚巡夜人员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因此夜晚时间就
称为 “更 ”;有的地方是用敲鼓方式报时, 因此夜晚的时间还称
为 “鼓 ”,所谓的 “几更天 ”或许 “几鼓天 ”都是这个意思。我们
常说的 “晨钟暮鼓 ”也是源自这里。
《红楼梦》在大观园里过元宵节那一章中说: “天未二鼓,戏演的是《八义》中《观灯》八出 ;三更时,贾母听罢女先生的《凤求鸾》 ;四更时,凤姐儿的笑话也讲完了,元宵节终于
‘聋子放炮仗 ——散了 ’。”这就是 “更 ”“鼓”用得最为显然的例子。
先人的一更相当于此刻的 19 点到 21 点 ;二更是 21 点到 23 点 ;三更是 23 点到清晨 1 点 ;四更是 1 点到 3 点 ;五更是 3
点到 5 点。三更加子时,正是子夜时分,也是夜间最为严寒
的时候,因此贾母这时说 “怪道寒浸浸的起来 ”。贾府的元宵
节闹到 “四更 ”,也就是我们此刻说的清晨三点左右,可见贾
府的元宵节是特别喧闹的。
与宋朝相关
“三更子夜 ”能成为人们的一个常用俗语,不可以不谈谈宋
朝的夜生活了。
宋朝的夜生活是自由和开放的, “三更子夜 ”在唐代是根本行不通的。由于在唐代,城市生活是推行宵禁的。唐代的
《宫卫令》规定,每日夜晚衙门的漏刻 “昼刻 ”已尽,就擂响
六百下 “闭门鼓 ”;每日清晨五更三点后,就擂响四百下 “开门鼓”。凡是在 “闭门鼓 ”后、 “开门鼓 ”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冒犯 “犯夜 ”律令,要笞打二十下。到宋朝初年,这

成语三更半夜的来历:三更和半夜源于两个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大山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