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艾滋病样品采集处理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样品的采集
艾滋病检测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液,包括血清、血浆和全血。唾液或尿液有时也可作为测试样品。常用样品的采集方法如下:
(一)血清样品采集: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应存放于-20℃以下, 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可存放于2-8℃。
用于抗原和核酸检测的血浆和血细胞样品应冻存于-20℃以下,进行病毒RNA检测的样品如需保存3个月以上应置于-80℃。
用于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的样品不能长期保存,样品采集时间超过48h则不可检测。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样品的运送
实验室间传递的样品应为血清或血浆,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运送全血。
应采用WHO提出的三级包装系统:
第一层容器:装样品,要求防渗漏。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编号或受检者姓名、种类和采集时间。在试管的周围应垫有缓冲吸水材料,以免碰碎。随样品应附有送检单,送检单应与样品分开放置。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样品的运送
第二层容器:要求耐受性好、防渗漏、容纳并保护第一层容器,可以装若干个第一层容器。将试管装入专用带盖的容器内,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
第三层容器:放在一个运输用外层包装内,应易于消毒。在第三层容器外面要贴标签(数量,收、发件人)。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三层包装的优点:
减少包装受损和泄漏的可能性
减少可能造成传染的暴露
提高运输效率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样品的运送
血清和血浆样品应在28℃条件下由专人运送。用于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的样品应在室温下1823℃运送。每一包装的体积以不超过50ml为宜。
运送感染性材料必须有记录。
如分离血浆仍有困难,可直接将抗凝血-20℃以下冻存,采用冰壶冷藏运输,避免冻融。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样品的运送
特殊情况下如需对个别样品进行复测,可以用特快专递形式投寄,但必须按三级包装系统将盛样品的试管包扎好,避免使用玻璃容器,以保证不会破碎和溢漏。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注意事项:
样品管应为螺旋口的塑料管(),检查有无破损,将螺旋盖旋紧,防止样品渗漏。血清样品量至少应大于500μl 。禁止使用扳盖式Eppendorf管。
建议第一层:螺旋口的塑料管()
第二层:血清盒。5份或5份以下可以使用一 次性乳胶手套(每个手指放一个)
第三层:冰瓶(内置冰块)
禁止第二层使用封口塑料袋
送检单内容应填写完备,包括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详见附表2。其中送检人群一栏基本参照附表4人群分类填写。其中献血员指“无偿献血员”。有偿献血员归入“有偿供血(浆)者”。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注意事项
送检标本应使用真实姓名和地址,不采用匿名制。
标本采集时应尽量避免溶血,因红细胞破裂可释放过氧化物酶活性物质干扰立可读方法的结果,可造成假阳性;长菌的标本同样的道理易产生假阳性。
抗凝不完全的标本因纤维蛋白元的干扰而造成假阳性,建议尽量不用抗凝血尤其是用肝素抗凝剂。
标本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易导致血清IgG聚合,使间接法的试剂本底加深,一般血清置4℃冰箱5天内完成测试。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样品的接收
含有感染性样品的包裹必须在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的实验室内由经过培训的、穿戴防护衣的工作人员打开,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
核对样品与送检单,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和溢漏。如发现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样品移出,对样品管和盛器消毒,同时报告有关领导和专家。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样品的接收
检查样品的状况,记录有无严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如果污染过重或者认为样品不能被接受,则应将样品安全废弃。并要将样品情况立即通知送样人。
打开标本容器时要小心,以防内容物泼溅。
样品处理时若内容物有可能溅出,则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戴手套进行。同时应戴口罩、防护眼镜,以防皮肤或粘膜污染。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样品的接收
因特殊临床治疗导致自发荧光的样品不可用于荧光方法测试。
接收样品时应填写样品接收单。并注明样品状况,送检单有无缺项,确认后交接双方签字,一式两份。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
初筛阳性复检单填写注意事项
送检标本量不得少于300微升,送检标本时必
艾滋病样品采集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