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刑法修正案(八)的减轻处罚幅度限制不应适用于未成年人.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刑法修正案( 八) 的减轻处罚幅度限制不应适用于未成年人刑法修正案(八) 的减轻处罚幅度限制不应适用于未成年人刑法修正案(八) 将原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 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 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相较于之前的条款, 修改后的这一款限制了减轻处罚的幅度, 对于已经确定予以减轻处罚, 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 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该款的立法原意是统一量刑标准,准确量刑,限制法官自论文联盟 量权的滥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款并未排除对未成年人的适用。因此, 对未成年罪犯减轻处罚, 也只能和成年罪犯一样在法定刑的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笔者认为, 限制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立法初衷本无可厚非, 但在关系到被告人切身利益的量刑问题上, 将对成年人处罚的刑法思维一刀切地置于未成年人身上,这样的规定既不符合对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也和新增的多项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权益保 2 护条款的立法旨意相悖,有必要加以修正和补充。一、该条款是僵化运用成人刑法思维的体现,未能区别对待成人和未成年人众所周知,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还处在生长发育之中, 未成年犯与成年犯无论是在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还是可塑性、是否容易接受教育改造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但是, 纵观刑法各条款, 多是在成年人犯罪的预置前提下,较少区别对待未成年人。刑法修正案(八) 出台之前仅在第 17 条、 49 条分别规定了未成年的刑事责任和不适用死刑原则,不能满足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实践需要。正是基于此, 刑修八在坚持两个原则基础上, 又新增了未成年人不适用累犯以及免除前科报告义务等特殊规定。可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刑法保护力度是刑法的立法趋势和基本格调。然而, 在关乎到剥夺未成年人人身自由权利时间长短的量刑问题上, 一纸减轻处罚只减一档的硬性规定, 使得未成年犯与成年犯的减轻处罚原则无异。究其原因还是成人刑法思维在作祟。这就导致: 其一, 刑法第十七条成为虚置。对未成年犯, 实践中一般均减轻处罚, 若未成年犯同时存在预备、未遂等情节, 按照此款也只能减轻一个幅度, 导致与对存在减轻情节的成年犯的处罚基本无差别。其二,与刑法修正案(八) 加强对未成年刑法保护力度的整体基调相悖, 导致矛盾的出现: 一方面我们在不断 3 强调并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一方面却又运用成年惯性思维将未成年犯置于不利的境地。二、从司法实践产生的效果看。适用该款不能做到罪责刑相适应相比于成年人来说,同样的刑罚对于未成年人更容易使其产生自我否定感, 负面效果更大。对未成年人刑期哪怕只多半年, 也是对其沉重的打击。因此, 在量刑方面, 更应注重刑法的教育挽救功能。以笔者 07 年曾经办理的李某、史某、邢某、张某抢劫案为例。四名被告人均系未成年人, 因一时兴起, 在一天内抢劫路人三次。其中, 李某和史某亲自实施犯罪, 作用较大, 史某主动投案自首, 而邢某、张某仅起到站脚助威的次要作用。最终, 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史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邢某和张某则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倘若这个案子放在现在办理,恐怕这四名被告人就不那么幸运了。这四人均系多次抢劫, 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按照修正

刑法修正案(八)的减轻处罚幅度限制不应适用于未成年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nghuang10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7-05-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