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职业化记者与职业化生活.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职业化记者与职业化生活
和李洁军已是老朋友了,采访起来轻松自如,他打开话匣子侃侃而 谈:
摄影记者要学会单兵作战
“没有小报纸,只有小记者”。身处再小的报纸,都必须将自己定位 于大报,大意识。我始终持这种信念。
1996年3月的报道抓住机遇招商引资”这样的内容。
我在“抓住机遇招商引资”大标语下等着,几位残疾人通过时拍了一 些照片来表达这一内容。当然这照片很图解。但新闻照片经常是说明性的, 需要图解的。
“7?28”的前一夜,我们一夜没睡,满大街的转。我拍摄了很多在凌 晨烧纸钱的人,唐山人怀念亲人的活动,令我非常的感动。
我还采访了一位在展览馆搞摄影的人,他手里有很多唐山以前的资 料,我一方面用了很多他过去拍的照片,把他当作一个摄影者,另一方面
还把他也作为采访对象,拍摄了他,听他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反应,我希望 通过当事人的介绍来反应在自然灾难面前人们的经历和境况。
我还采访了孤儿,采访了失去妻子和孩子的男人。
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一个事件或者一种类型的采访中都应该有自己 的视点。否则,你的照片和别人的就没有区别了。
跨越拒绝,进入当事人的生活
1996年10月,偶然地我发现广东大茅岛的小岛上,住着一些麻疯病 人,他们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过去这儿有一个麻疯病医院,病人逐 渐地治好之后,他们回不去自己的家乡了,于是这一群人就在这个岛上生 活下来。
我第一次上岛拿起相机就拍,他们很讨厌我,拒绝我,根本不接受我 的采访。我一看这种情况,干脆把相机收了起来,找他们聊天。我先找了 村长,在他家住了一晚上,村长问我,你不怕传染呀?我说,我不怕。因 为上岛之前我就找过有关专家咨询,治好的病人传染率是极低的。
我还跟他们去芭蕉地干活,看他们打麻将。这样接触下来之后,采访 就很顺利了。
我对他们的生活作了一组图片报道。麻疯病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他们被 拒绝于世界之外,他们只能在一个封闭的小空间生活。我的报道表达了他 们对外部世界的渴望,表现了他们正常人生活的一面。他们被治好了之后, 也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也快乐活泼。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 有多大的区别。
报道发了之后,引起了不少读者对他们的关心,他们的生活也有了一
些改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社会对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几个子 女还在省城上了学。
与编辑交流是摄影记者必须的
采访三峡截流之前半年,我就开始积累三峡的资料,从历史到现在, 关于三峡的背景资料,我几乎都读了一遍。去之前我跟编辑商量如何报道 的问题。我事先制订好一个采访方案和编辑沟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编 辑了解你的意图,在采访过程中,彼此可以不断地交流,在我所有的采访 中,我都必须跟编辑不断沟通,他们会向我提供背景资料和意见。我也能 将自己对照片如何编辑,哪张放多大提出我的建议。这种沟通的结果非常 好。作为摄影记者,你不能拍完了把照片往编辑那儿发就完了,你必须随 时考虑到版面,考虑你的报道传播效果才行。
我在截流前好几天就到了三峡,先去巴东采访拆迁的移民。一个这么 有历史的地方要拆迁,一定是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的。另一方面,拆迁规 模如此之大,仅就这一点,也值得关注。
采访完拆迁接着采访安置问题。最后自然地,就进行到了截流现场。 你要让读者知道一件事的前因后果,知道一个事件的发展脉络才行。
截流那天有上千

职业化记者与职业化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