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可把该物体看作一个质点。参考系定义: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坐标系分类:直线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立体坐标系第二节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路程和位移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矢量和标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公式: Δx=x 1-x 2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公式: Δt=t 2-t 1速度定义: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 v=Δx/Δt单位:米每秒( m/s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方向也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在这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6V) , 电火花计时器:低压交流( 220V ), s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先开启电源,再释放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用图象表示速度速度—时间图像( v-t 图象) :描述速度 v 与时间 t关系的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 a=Δv/Δt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m/s 2)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在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加速运动,则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物体减速运动,则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从v-t 图象从曲线的倾斜程度就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看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实验处理数据作出速度—时间图象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速度公式: v=v 0+at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x=v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位移公式: x=v 0t+at 2/2 x=(v 0+v)t/2 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式: v 2-v 0 2=2ax 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相同。用 g表示。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 g= 2或 g=10m/s 2公式: v=gt h=gt 2/2v 2=2ghΔh=gT 2 第六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纠正了绵延两千年的错误理想斜面实验伽利略的科学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说,实验验证, 合理外推,得出结论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和力的图示力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单位:牛顿,简称牛( N)。力的图示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重力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公式: G=mg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外形规则、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第二节弹力弹性形变和弹力形变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弹性限度: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的极限值称为“弹性限度”。产生弹力的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几种弹力压力和支持力、拉力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随之消失。公式: F=kx k ——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N/m )。第三节摩擦力摩擦力:连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静摩擦力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个限度,最大静摩擦力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与之相平衡的外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与这个力大小相等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