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减免与农户投资、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
—于太南村的村民访谈
引言
众所周知,随着农业的货币化、资本化的程度越来越加剧,农村日益呈现破 败景象。为此,政府直接使用“看得见的手”,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使资本要素 回流农村,如农村税费改革、税费减免与农户投资、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
—于太南村的村民访谈
引言
众所周知,随着农业的货币化、资本化的程度越来越加剧,农村日益呈现破 败景象。为此,政府直接使用“看得见的手”,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使资本要素 回流农村,如农村税费改革、学费减免、粮食补贴等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户增收。 尤其是从2000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持续了十多年了,但是,这项被誉为中国 农村继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最重要的一项改革举措对农村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 影响呢?这一政策收益是否如政策制定者所期望,大都为农民所获得,且推动了 农村的发展呢?目前尚需具体经验研究进行有效分析。
农村税费在全国范围内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费改税阶段, 从2000年的安徽试点开始到2003年的全国推开为止,主要的政策目标是规范农 村税费体制,制止农村基层政府的乱摊派和乱收费行为;第二阶段是税费减免阶 段,从2004年吉林、黑龙江试点开始到2006年的全面废除农业税为止1,其目 的是彻底减轻农户负担、增加农户收入。2006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取消农业税的 目标,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了 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村税费改革也由 此转入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 村综合改革阶段。
对第一阶段费改税的研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费改税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研究;第二类是关于费改税对农户投资影响的研究;第三类是关于费改税对农户 消费影响的研究。
关于税费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是正面的,如迟 巧珠,廖添土以福建省各县市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福建农村税 费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有 显著的影响2。但税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柯善咨、 张晏玲发现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在比较富裕的东部地区最大、中部 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最小,其长期结果不利于缩小地区收人差距3。由此可
1部分具体乡村的进程会滞后,如本文的研究对象太南村。
2迟巧珠,[J].价格理论与实践(财经篇).2011.
3柯善咨,[J].(6) 见税费改革的总体政策效果是双面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关于税费减免对农户投资的影响,大多数学者也认为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户投 资,但长期效果不明显,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甚至产生与政策制定者愿望相 背的效果。如李琴、李大胜和余建斌等利用26个省1996-2005年的面板数据探 讨农村税费改革是否引起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户投资挤进效应和挤出效应 的变化,得出结论认为农村税费改革通过减少农业税和取消各种乱收费项目直接 增加了农户的可支配收入,同时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户投资;但 他同时认为这项政策在地区上的效果是不平衡的,如他认为税费改革后所引起的 地方财政支出收缩引起了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果
一个可以借鉴的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