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二维码支付模式的
AFC支付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摘要:由于轨道交通的特点,如大客流密度高,快速运输,检查出入境秩序,和多级票价,传统的轨道交通支付采用离线电子钱包消费模式,也就是说,充电,然后提前消费。目前在使用拟账户支付,跨越了“虚拟票卡”、“虚拟货币”这些阶段,乘客使用手机就可直接进出站。二维码扫码过闸运用到客运服务中,提高了运营效率,改善了城市窗口服务形象,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队针对互联网技术探索应用的步伐。
1常见的移动支付方式
AFC系统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为基础,将售票、检票、收费、统计、清算等工作进行全过程自动化处理,一般是五层架构,分别有轨道交通清分中心、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车站计算机系统、站厅终端设备等如图1。
图1
随着近些年智能手机的迅捷发展和支付方式不断演化,各地AFC系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二维码用正方形黑白团编写二进制数据信息,是一种可读性条码图案。二维码安全性和加密解密算法相关,通常是光电扫描或图像输入的方法进行信息读取工作,进而完成信息的自动处理。二维码技术一般适用于小额消费或小额充值行为,数据传输速度快、信息可靠、操作便捷等特点是其突出优势。但是将二维码当做车票媒介,读写的速率和设备有关,因为不能二次写入,所以无法记录统计信息。
3•非接触式IC卡。一般这种卡分为存储卡、CPU卡、逻辑加密卡,且具有数据安全性高、读写失效率低、信息存储量大等优点。逻辑加密卡内置了逻辑加密电路,固定密钥,安全性较高。CPU卡安全性能好,一卡设置一个密码,而且还能在计算数据,十分便捷。目前单程票所用存储卡大多采用TYPAA制式,而储值票多采用CPU卡。
2关键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对城市轨道交通移动支付应用经验总结和分析后不难发现,与手机APP二维码相比较,手机电子钱包受移动运营商约束,在用户群体中较难推广。云闪付HCE和手机PAY需要联网交易,交易时间较长。银联ODA消费方式,容易产生进出站不能配对的交易,增加了票款结算的难度。手机APP二维码检票需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二维码数据结构。二维码数据结构是指手机APP二维码采用何种编码格式、长度、进制,明文或密文,确保二维码进出轨交车站能被检票机快速扫描识别,采用轨道交通自主设计的二维码,而非任何第三方支付的二维码。二维码数据结构具有开放性、通用性,无排他性,可接入任何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可支持双脱机使用,即闸机端和手机端在没有网络的条件下也能使用,适合轨交复合交易、阶梯票价的特点。
交易方式。交易方式是指交易过程中对手机APP二维码的认证方式,如果采用典型的二维码联机交易,交易时间较长,遇到网络通信故障,交易时间会更长,不能适应大客流快速通过的运营需求。采用脱机安全认证的技术,进出站时间较短,可以在本地进行安全验证,不需要连到后台进行密钥认证。
复合消费文件。过程文件是指二维码在轨交进出站的应用信息,由于二维码不同于以往票卡只能被单向读取数据的特点,如果采用不回写方案,有相当比例的单进单出交易后台无法配对,造成不能结算票款。因此采用复合交易回写方案,打破了二维码数据单向读取的局限性,实现方式接近于传统票卡,前端设备完成了所有业务逻辑的判断,后台系统不会过于复杂。交易过程中需要用到手机设备信
基于“互联网+”二维码支付模式的AFC支付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