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主诉一 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 及其持续时间。
壮热一一 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 热证极期阶段。
潮热 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
时。
寒热往一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 证或疟疾名词解释:
主诉一 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 及其持续时间。
壮热一一 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 热证极期阶段。
潮热 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
时。
寒热往一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 证或疟疾病。
自一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 虚、阳虚。
盗汗一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 热证。
III
消谷善饥一一 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 炽盛所致。
除中一一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 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里急后重一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
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 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
旺的表现。
失神一 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
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
亡的表现。
主色一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善色一 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 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萎黄一 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
亏的表现。
阴黄一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 困扰脾阳所致。
瘿瘤—— 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
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瘰疬一 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 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痰,结于
颈项。
解颅一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
发育不良的表现。
透关射甲一一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 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
染苔一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 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临床意义。
镜面舌一 舌之苔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多
因胃气匮乏,胃阴枯涸。
长出来的。
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似从舌体
呃逆一有气上逆于咽喉而出,发出一种不由自
主的冲激声音,声短而频,由胃气上逆所致。
六阳脉 凡两手寸关尺六脉常洪大等同,而无
病象者。
相兼脉一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脉相兼组 合而成的脉象,又称复合脉。
脉症顺逆——临床上以脉与症相应或不相应,以 辨别疾病之顺逆。
举按寻一一是切脉的指力轻重,轻手循之曰举, 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