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诗词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普丰中学诗词入校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沅江市阳罗洲镇普丰中学课题组 周卫平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把诗教引为学生必修的六门主科之一, 指出诗有“兴、观、群、怨”等多种功能;历代”等诗教 活动。
.诗教工作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我们安排参观、访问、调查、采风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活 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怡情作用。今年,我们已组织部分年级
“手拉手”郊游野炊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安排了 “春满洞庭”诗歌 实践。学生用已学过的古诗词赞美眼前的一切,用诗词抒写心中的感 受。
.诗教工作与学生学科学习相结合。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诗教也是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让诗教与学科知识学习相融合,与各科 教学相融合,通过诗词配乐,配画,配新解,将诗词的吟诵、品味、 聆听、体悟融入语文、音乐、品德与社会、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学中。
.诗教与学校常规教育、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
学校常规教育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空洞的说教、严厉的管 制,收效往往甚微。我们尝试着用诗歌规劝学生,规范学生行为。学 校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写了《一日常规歌谣》,内容涉及学 校生活各个方面,今后学校文娱活动或重大表演必有诗词吟诵,节目 主持必有诗化的语言,诗词的渗透融合达到了一种胜境。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师生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诗歌作品,编写出了《中学生学诗词》校
本教材。
从课题开题近一年以来,我校师生共创作诗词200多首,登载
在《湖南诗词》《桃花仑诗词》《梅麓诗词》《洞庭晨韵》《洞庭联 艺》上,我们还编写了《中学生学诗词》的校本教材。使我们的诗词 入校活动有了明确的内容,把我们的诗教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的 轨道,也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诗教教学模式
通过一年多的诗教活动和实践探索,我们初步总结,找出了一套 具有自己特色的诗教模式:那就是“一体、二翼、三途径‘。
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诗词兴趣小组和诗词入校实验班为基本 阵地,以诵读、创作、竞赛为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手段。
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经典古诗都是美的承载,其句美悦目音美悦耳,意美悦心,因 此,古诗文诵读无疑是育人的良好载体。近年来,我们以校园诗教为 抓手,引导学生诵读优秀诗篇,在诵诗活动中增长知识,明白道理, 陶冶情操,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办学品位。
(1) 诗教与语文学习、新课改相结合,提升语文素养。
古诗词作为语言文字学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其本身的使命 和功能。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身'。学生在 古诗文诵读中,不仅学习了许多经典名句,在学生作文中,经常可以 看到一些引经据典的
“点睛之笔”。对于学生动笔试写的激情,我们给 予充分的保护和科学引导。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写出了基本 符合格律要求的诗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和写作水平。诗教活 动的广泛开展,必将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对学 生的终身发展产生许多有益的帮助。
(2) 诗教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学校诗教的特色
我们确定,将“传承国学文化,打造书香校园”作为我校文化建设 策略之一。我们坚持以中华诗词的诵读为切入点,以师生的诗词创作
传承诗词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