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
——《三国演义》卷首语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三国演义》自明代”说。 (5)讴歌封建贤才说。
文学常识
写作手法
七分写实,三分虚构
语言特色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曹操献刀
乃差人赍密书来见王允。
而公恣其跋扈,
乃骁骑校尉曹操也。
操沥酒设誓,
亦俱散讫。
马羸行迟耳
操暗忖曰
急掣宝刀在手
操惶遽
如何隐讳!
汝休小觑我
前鞒
本课生字
jī
zì
Xiāo
Lì
Qì
léi
cǔn
chè
jù
huì
qù
qiáo
Bá hù
①曹操借刀
②曹操献刀
③路遇陈宫
④错杀伯奢
梳理情节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王允旧臣哭社稷 曹操奇谋借宝刀
孟德献刀欲弑贼 李儒献计操脱身
识谎言陈宫擒曹 仰曹志二人携手
访伯奢孟德心疑 杀无辜陈宫识操
梳理情节
品评曹操
走入文本、分析形象
解读
人物形象
什么对象
怎么刻画
鉴赏评价
依
据
情节叙述
人物描写
方法提示:鉴赏人物形象必须抓住文中的细节等描写,不可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课文主要情节:
借刀
献刀
遇陈宫
杀伯奢
请依据文章的这四个部分,分析曹操的形象
①神态、动作描写(对比):
“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
②语言描写:
“……还能哭死董卓否?”
“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
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心明、果断
有志、识大义
有谋略
勇猛
有胆识
——英雄的一面
借刀
①动作描写:
“操径入”
②语言描写:
“马羸行迟耳。” “愿借试一骑。”
③心理、动作描写:
“操暗忖曰……惧卓力大,未敢轻动。”
④心理、动作、语言描写:
操又思曰……曹操背后拔刀……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
上恩相”
勇敢果断
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临危不乱
——是一个全身成事的英雄,而不是一个舍生取义的莽汉
献刀
①语言描写:
“我是客商,覆姓皇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②侧面烘托:“愿弃一官,从公而逃”
智谋机警,
非凡的远大志向,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遇陈宫
①语言描写:
“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②动作描写:
“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③侧面烘托:“宫曰……”“陈宫寻思……”
多疑、狡诈、残忍、自私——奸枭的一面
杀伯奢
鉴赏人物形象
方法提示:必须抓住文中的细节等描写,不可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老夫认为,英雄应该胸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心中有让人称奇的计策计谋,有通晓宇宙苍穹的智慧,有握天下与掌中的雄心,这样的人才可以称的上是英雄!”
——曹操
一千多年来,曹操在历史和文艺作品中是一个被严重歪曲和丑化了的人物,许多史书把曹操写成一个奸臣或暴君。小说《三国演义》也把曹操刻画成一个阴险毒辣的奸臣。戏曲舞台上的曹操也是个大粉白脸,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曹操是坏蛋。总之,小说和舞台上的曹操是个十足的奸雄形象。
小说中还有其他表现曹操性格的经典章节吗?
第一回 宴桃园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操幼时……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邵不答。又问,邵曰: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大喜。
第十回
《曹操献刀》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