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CCS F 15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XXXXX—XXXX
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热交换方式所获取的热量。
注:kW.
[来源:NB/T 10097—2018, 2. 4. 35]
3. 7
建筑冷 / 热负荷 building co I d/heat i ng I oad
为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向建筑物供应的冷/热量。
注:W/m2.
土地利用系数I and use factor
区内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面积与整个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注:它综合反映出热泵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土地利用效率。
层次分析法 ana lytic h i erarchy process
将与浅层地热能评价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的决策方法。
3. 10
指标法 index method
选取影响浅层地热能分区的关键性指标,并对指标进行量化,然后依据特定准则评价指标的优劣, 将评价后的指标进行叠加并加以整体判断的决策方法。
4总则
,为区域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合理规划、 布局以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分布规律,确定浅层地热 能开发利用适宜地区,进行区域浅层地热能评价,提出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方案建议。
m深度范围内岩土体和地下水中 蕴藏的热能进行的地质勘查。
,如区域地质资料不足时,应进行野外踏勘后再编写设计, 设计编写提纲及具体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野外浅层地热能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勘查 孔布设与施工、岩土热响应试验、抽水试验、回灌试验、样品采集与测试、动态监测、浅层地热能适宜 性分区、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以及成果报告和图件的编制等,具体工作流程见图1。
资料收集与分析
浅层地热能调查
勘查孔施工
岩土热响应试验
抽水试验
回灌试验
动态监测
样 品 采 集 与 测 试
综合分析研究
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
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
编制报告及图件
图1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流程图
,确定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主要工作量定额按表1执行。
5资料收集
1通用要求
区域社会经济、气象水文、地质、水文地质、遥感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地下水环境问题及地下水 开发利用等资料收集主要参照DZ/T 0282执行。
表1 1 : 5万浅层地热能调查每百平方千米基本工作量定额表
地区类别
调查点
(个)
地质勘查孔
(个)
水文地质勘
查孔(个)
岩土热响应
试验(组)
地温监测
点(个)
水位监测
点(个)
抽水试验
(组)
回灌试验
(组)
水质样品采
集与分析
(件)
岩土样品采
集与分析
(组)
鲁西北 地区
45 〜50
2〜3
1〜2
2〜3
2〜3
6〜8
3〜6
0. 5〜1
8〜15
20 〜30
鲁东
地区
50 〜55
3〜4
2〜3
3〜4
3〜4
8〜10
5〜8
1 〜1. 5
15 〜20
30 〜40
鲁中南 地区
60 〜65
4〜5
3〜4
4〜5
4〜5
12 〜14
7〜10
1. 5〜2
20 〜25
40 〜50
注:山东省主要分为以鲁西北地区为代表的第四系松散岩类区、以鲁东地区为代表的岩浆岩及变质岩区、以鲁中南地 区为代表的沉积岩区。
2. 1温度场资料
包括浅井测温和温度场空间分布(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等资料。
包括以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矿产地质的论证、勘探、物探和研究成果报 告等。
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城市建设 总体规划、地下空间(地铁、防空、市政管道、商场等)规划、供暖规划、新能源利用规划等。
包括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水源地和泉水保护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浅层地 热能、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各项鼓励政策。
包括工程建设、换热孔施工、换热器安装、地温场
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