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历史小故事范文
导语: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 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 实、讲信誉,一诺千金。下面由为大家的诚信历史小故事,希望可 以帮助到大家!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 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 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 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 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 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
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 被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 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 “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 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 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 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 很高的声望。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 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 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 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 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 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 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 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 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 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
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 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汉朝年间,有一个叫陈实的人。陈实,字仲弓,曾官太丘长。 陈实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好评。后来,陈实返 回了故里,无官一身轻,当地远近的官员、乡邻村民们却都愿意尊 称其为“陈太丘”。
有一天上午,陈太丘从街市返回的路上,恰好与曾一起供职的 朋友意外碰面,毕竟两人也是多年未曾谋面,两人相拥一起,真道 是友人相见,格外亲热。寒暄一阵后,陈太丘执意要请友人到自家 去好好叙上一番,友人家在邻镇,再加上陈太丘的再三邀请,盛情 难却,两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陈太丘的家门口。
一进家门,但见诺大的庭院,已被主人收拾的干干净净,各种 物什,摆放得井然有序。陈太丘便去里屋叫来夫人孩子,热情地给 他们介绍了一番。孩子们鞠躬施礼后,便知趣地到庭院玩去了;夫 人呢,与那友人客套几句后,就忙着要准备酒菜。友人见陈太丘一 家礼仪分明,热情待客,打心底佩服陈太丘的为人处世。
这时,陈太丘先把友人领进了书房,欣赏了几幅名人字画,各 自赞叹和发表评论后,又双双坐在茶
诚信历史小故事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