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美学》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肖勇
年级:17春汉语言
学号:717128
学习中心:华家池
第一编
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自从有了审美活动,就有了美学观念。
点
5、乐记认为,禽兽也能听懂音乐。
错。乐记认为禽兽只能听到声响
6、提倡“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崇尚“韵”、“味”、“神”审美倾向的表现。对。“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崇尚“韵”、“味”、“神”审美倾向在诗歌中的表现
简答题
1、简述孔子与善相结合的美学理想。
答:儒家美学的最大特点是把美和善结合起来。孔子说:“里仁为美”。就是说,只有内里有“仁”的精神在,一样东西才可能是美的。孔子对艺术的最高要求是“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美与善的结合,具体还体现在对社会人生的积极作为上。诗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儒家的另一个重要美学思想是提倡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文谲谏”。
2、简述苏轼自然至上的美学理念。答:苏轼强调涛文创作“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自由抒写,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他不是有意作文,而常常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可以说是不作而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能自已而后作”。苏轼认为要做到“文理自然",必须突破创作中的种种格套的限制,自由地进行创作。他把自己的创作比作不受任何羁绊,喷涌而出的力.斛泉源,自由地创作,形象地表达。“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即为文写作不受任何束缚。在给谢民师的信中也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既是对谢民师的诗赋杂文的称赞,也是自己文学见解的表达。其二,主张诗文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反对人为的矫饰。他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好为艰深”。他赞赏诗的“奇趣”,却严厉指责那些“求深务奇",以至“怪僻而不可读"的诗作。他说:“凡人文字,当务使平和,至足之余,溢为奇怪,盖出于不得自己尔。"认为“奇怪"应该是自然“溢出'',不能人为地强求。总之,提倡自然诗要有自然之美。
(2)“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苏轼认为至“绚烂''者至“平淡”,即文风应该由青春的“绚烂''走向成熟的“平淡”,并最终归于平淡。他晚年在《与二郎侄》中教导其弟苏辙之二子苏适时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同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只书字亦然,善思吾言!
第三编
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美学是研究美的。
错。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美只是审美现象中的一种。
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错。美学是一种学术形态,“美学价值”不适合用于形容艺术作品。
3、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就是美的。
错。除了美,审美价值还有很多种
4、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错。美学是一种学术形态,“美学价值”不适合用于形容艺术作品
5、西湖是艺术品。
错。天然的事物不属于艺术范畴
6、艺术与艺术品是一回事
错。艺术是一种活动,而艺术品是一种人工产品。
7、崇高的审美价值在于它使人赏
美学离线作业(必)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