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弘-让赏识教育走遍中国
周弘:让赏识教育走遍中国周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教科所特聘家庭教育专家、赏识教育倡导者。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爸爸”、“第一位发现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是全球第六届热爱生命奖得主29日,相差两天。”周弘对女儿的提问不慌不忙地解释:“一天不差的。海伦妈妈生她时是顺产,你妈妈生你时难产,刚好耽误了两天。”听了爸爸的话,周婷婷两颊飞红,双眼放光,兴奋了好几天!
承认差别,许可孩子失败
诸多家长感慨,目前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什么呢?周弘说,其实最主线的因素是孩子们找不到感觉。什么感觉?就是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自己是学习天才的感觉。由于现代应试教育衡量孩子的原则只有一种,那就是分数,因此家长互相攀比,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所有是第一名,最起码也是前三名。而第一名只有一种,绝大多数的孩子达不到,于是好孩子的感觉逐渐削弱了,甚至消失了。就是偶尔脱颖而出,也战战兢兢,紧张万一掉下来怎么办。正由于如此,孩子们在学习上如履薄冰,失去了自信和快乐。周弘觉得,孩子和孩子之间不是不能比,而是要看如何比,有的家长拿其他孩子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比来比去把自己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有比没了。这对孩子的打击是消灭性的。因此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承认差别,许可失败。
在家长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有两件事成功率最高,那就是教孩子学说话和学走路。周弘觉得,家长们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的因素在于她们的心态,承认差别,许可失败。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大所有承认孩子间的差别,并尊重差别,甚至欣赏差别。
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周弘发现,孩子们所有有一种“小乌龟心态”。她们就像好奇的小乌龟,不管是学习科学知识还是生活知识所有是把头从盔甲中伸出来慢慢探视,如果觉得很安全,便无拘无束地观测外部世界,一点一点进一步理解和学习知识;而一旦受到了父母的责怪,就觉得是潜在的危险,就会像小乌龟同样立即把好奇的脑袋缩了回去。如果每次伸出来时遇到的所有是危险,久而久之,小乌龟便再也不敢把头伸出来了。相反,如果每次伸出来时所有是平平安安,久而久之,伸出来的头,便不会容易地缩回去,由于它获得了安全感。赏识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永远不会在学习面前退缩。
激发潜力,满足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
赏识教育为什么能激发出孩子这样大的潜力?因素就在于它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是一种高档需求。周弘说,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她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到人世间的。
可是,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懂得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她们觉得,只要在物质上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所有是最佳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她们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并不领情的因素。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种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成果表白: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因此,周弘觉得,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一种孩子所有拥有巨大的潜能,然而由于每个孩子诞生时所有很弱小,生活在一种巨大的世界里,因此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所有难免有自卑情结。
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她在念书时,觉
周弘-让赏识教育走遍中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