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工艺性审查流程
一、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产品工艺性审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产品工艺性审查,保
证产品设计和结构的先进性,工艺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和可制造性,特制
定本流程。
二、 行工艺性审查。
1、 方案设计阶段的审查
从生产制造观点分析结构方案的合理性。
分析结构的继承性。
分析结构的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
分析产品各组成部分是否便于装配、调整和维修。
分析产品报废后各组成部分是否便于回收再利用。
分析主要材料选用是否合理。
主要件在本企业或外协加工的可能性。
2、技术设计阶段的审查
分析审核产品各组成部件进行平行装配和检查的可行性。
分析审查总装配的可行性。
分析审查装配时避免切削加工或减少切削加工的可能性。
分析审查工艺关键部件在生产的可行性和特殊零件外协加工的可行性
分析审查产品主要参数的可检查性和主要配合精度的合理性
3、产品图样设计阶段的审查
分析审查产品各部件是否具有可供装配的基面和正确的位置、尺寸联系,
是否便于调整和装卸。
分析审查各大装配单元是否可分解成平行装配的小装配单元。
分析审查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和检验的基面是否经济、合理。
零部件的几何形状、精度和粗糙度是否合适;尺寸的标注是否合理、齐全。
各零部件报废后,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可行性。
审查零部件制造过程可能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或安全隐患,该影响或隐患
能否避免或减小。
八、 工艺性审查方式
1.方案设计与技术设计阶段的审查
在新产品开始调研和编制设计任务书阶段,产品主管工艺师就应积极参与调
查研究、编制任务书和设计方案讨论的工作,与产品主管设计师共同工作,密切
配合。
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的工艺性审查(或分析)一般采用会审方式进行。
对结构复杂的重要产品,主管工艺人员应从制定设计方案开始就经常参加有关研
究该产品设计工作的各种会议和有关活动,以便随时对其结构工艺性提出意见和
建议。
(l)对主要结构的设想在确保新产品所需功能的基础上,按工艺规程设计的原
则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保证重大的结构工艺性问题得以及早解决,并做好记
录,存档备查。
(2)对一些有争议的工艺问题,可由技术总监召集研发部门负责人、研发工程
师、PMC 部负责人和有经验的员工共同进行分析与审查。当意见有分歧时,由技
术总监裁决。
(3)为解决某些新结构的工艺性问题,可请外单位的专家协助进行分析审查。
(4) 该阶段一般应对产品结构的工艺性进行“会审”,对结构复杂的重大产品,
由技术总监或结构工艺组负责组织召集产品工艺审查会,由技术总监主持,邀请
质量部和 PMC 部的有关人员参加,定性或定量地分析评价有关工艺性指标,集及
各方
产品工艺性审核流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