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绿色建筑水系统规划设计
郭华 王军林 张立勇等
Reference: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为减少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大量水资源,同时减轻水资源与水环境压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提出绿色建筑概念效利用→高污染排放”的直流式用水模式,转变为“节制用水→再生利用→低污染排放”的循环型用水模式,实现村镇小区域水资源的重复与循环利用(图1)。
村镇绿色建筑水系统规划应结合当地的总体水资源规划方案,有效利用水资源,改善村镇人居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1)应对村镇建筑的用水水量和水质进行定量化估算与评价,提供确切的居民用水量数据资料,注意村镇的用水变化系数一般大于城市用水变化系数。村镇生活用水定额可参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进行取值,但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调整;(2)提出合理用水分配计划,村镇建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消防用水、水厂自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及未预见水量的分配应满足当地的现在及发展需要,并提出水质和水量保证方案;(3)统筹考虑村镇区域内用水规划及水量平衡,协调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建立有机联系,实现村镇水环境健康循环;(4)将非常规水资源纳入水系统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依据不同水
质要求分质供水的用水原则,充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如经处理的雨水、生活污水等。
节水器具推广是绿色建筑节水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于住宅建筑要求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具体评价时需所有用水部位均采用节水器具。村镇用水器具大致包括洗涤盆、淋浴器、洗衣机水嘴、便器等,调查发现村镇节水器具的普及率不及20%,与大型城市80%~95%的普及率相差甚远,具有很大节水潜力。村镇住宅可采用加气节水龙头、陶瓷阀芯水龙头、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等节水龙头,以及节水淋浴喷头、节水洗衣机等。对便器的改造,应优先考虑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改造旱厕,将村镇建筑水系统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宜采用粪尿分类收集,发酵堆肥,既节约用水,减少排放,又变废为宝,还肥于田,实现营养元素的小区域循环。
村镇污水的处理应采用源头分离、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庭院水系统微循环与村镇建筑群水系统绿色小循环相结合的模式。村镇建筑更分散,这为排水集中处理造成一定的困难,但也为污水分散处理提供了空间。源头上将“灰水”和“黑水”分类收集,“灰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灌溉、畜牧、景观等,“黑水”经处理后低污染排放。
适于村镇使用的中水处理主要技术有生物滴滤池、人工湿地、稳定塘、生物接触氧化池、膜生物反应器。这些处理技术可对污水就地收集、处理及回用,易于建设、便于维护、建设投资小,且运行管理简单,适于农村地区经济来源缺乏、操作维护人员有限的特点。
雨水资源是一种优质的非传统水源,其有机物含量少、污染轻、碱度低、总硬度小、溶解氧接近饱和[14]。经简单处理后可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及农业灌溉水质标准,其处理成本比灰水处理成本更低,出水水质也更可靠,出水的公众接受性也更强。目前,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成熟应用于城市分散住宅、建筑群或小区,除用作杂用水、景观水,也有分散式、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实现了小区雨水资源生态综合利用系统等[14]。可借鉴城市
村镇绿色建筑水系统规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