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中及对策.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青少年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为这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命运。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比例一直较高, 而且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认真分析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针对问题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加大打击力度, 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又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就此作简单分析和论述。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1 、青少年犯罪的概念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特指从刑法学观点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 一般认为从刑法学观点出发, 所谓青少年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某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 实施了依法应受刑法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1〕。这其中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依据刑法的规定。第二层含义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某个特定年龄阶段, 在我国就是指已满 14 岁不满 18 岁这一时期。第三层含义是所谓依法应受刑法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一)是指依据刑法的规定; (二)是指行为的结果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如果没 2 有危害或危害轻微均不是犯罪行为。广义的青少年犯罪概念是指从青少年刑事立法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从青少年刑事立法观点出发的这一概念, 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大大超出了刑法规定的内容, 具体地说, 它的内涵不仅包括犯罪行为, 还包括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人为地割裂他们的各种行为状态,就会失去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全面理解。所以, 我们的青少年犯罪研究, 必须把青少年的所有行为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中任何行为状态,都给予必要的关注。当然, 我们也不能忽视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在不同情况下使用的确切的含义。 2 、青少年犯罪特征及发展趋势青少年犯罪在各国均是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表现出以下的特征: 第一、犯罪趋势居高不下。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并呈现不断低龄化的特征。据有关职能部门统计, 青少年犯罪案件近年来却不断上升。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犯罪率 200 1 年比上年上升 300% , 2002 年同比上升 120% ; 某县法院, 200 1 年判处未成年人犯罪同比上升 5倍, 200 2 年同比上升 9 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探讨, 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课题, 过去的研究更多地归结于社会的、环境的因素〔 2〕。据我们调研了解,家庭因素在青少年犯罪诸多因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3 第二、纠合性、团伙性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力量单薄,情绪不稳定, 心理承受力差,依赖性较强,他们往往会在同乡、同学、同宗族、亲戚邻居、同龄人之间形成小的团伙, 他们在遭受挫折或某种利益驱动下,在同伙之间不良情绪的互相感染下, 往往不计后果实施犯罪, 公安部门的调查统计表明, 在查获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 大约有 50% 是团伙作案。有的甚至逐步向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演变。第三、犯罪少预谋、多偶发。青少年犯罪的动机也有年轻人的典型特点, 他们往往比较单纯, 有时甚至表现出成年人无法理解的某种奇特的变态心理, 他们的犯罪一般缺少事先策划协商, 常常是在偶发事件的影响和刺激下, 由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发犯罪,不少青少年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往往带有恶作剧、开玩笑的因素, 犯罪的偶发性还在于有的青少年平时并无不良记录而突发犯罪,他们在特定的场合,突发犯罪意识, 实施犯罪行为, 使正常人不可思议, 感到震惊。他们感情易冲动, 最易忘乎所以, 干出常人意料之外的行为, 所以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性在于事先很难掌握他们的行动规律,难以预测。第四、犯罪性质不断恶化。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正逐步由过去的单纯盗窃向暴力抢劫转化,作案手段愈加野蛮、凶残、不计后果。其行为一方面加剧了对社会的危害程 4 度;另一方面导致了重大犯罪比例的逐年上升。 1987 年至 1991 年,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 80% 左右为盗窃, 其次为暴力犯罪和性犯罪, 1997 年至 2000 年,在查获的抢劫案犯中,青少年占到了 80% 以上。第五、强烈的报复心理。青少年虽尚年轻, 但却渴望自立、自尊, 获得别人的平等相待, 不愿受约束, 希望无拘无束过所谓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育的成熟而日趋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品行时,谁若管教他们, 轻则反感抵触, 重则施以报复, 所以在青少年的暴力犯罪中,报复性犯罪比较突出。第六、盲目模仿,好胜猎奇。青少年好胜猎奇,对外界事物具有盲目的模仿性。他们阅历浅,辨认是非能力低下,往往喜欢模仿影视、报刊和身边发生的一些作案方式进行犯罪活动。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显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中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ihuai63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1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