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划分与对比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三叠统延长组与下伏纸坊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 覆下侏罗统延安组或富县组亦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延长组的地层厚度一般在 400〜1400m左右,总体上呈现南厚北薄的特点。大致以北纬38°为界, 地层划分与对比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三叠统延长组与下伏纸坊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 覆下侏罗统延安组或富县组亦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延长组的地层厚度一般在 400〜1400m左右,总体上呈现南厚北薄的特点。大致以北纬38°为界,延长组 在盆地北部发育一套冲积平原相沉积,沉积物粒度粗、厚度小(100〜600m);南 部则主要发育一套河流、三角洲一湖相沉积,沉积物相对较细、厚度大(1000〜 1400m);但至盆地南部边界附近,又由于剥蚀而厚度减薄;盆地边缘沉降坳陷最 厚却可达 3200m。
根据长庆油田和三普1974年的地层划分方案,将延长组细分为 5个岩性段
表1 — 1研究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地层划分简表
地
」 层 系
统
厚度(m)
岩性特征
标志层 及位置
系
组
段
油层组
第五段 (Ty)
长1
0-240
暗色泥岩、泥质 粉砂岩、粉细砂岩不 等厚互层,夹炭质泥 岩友煤线。
K9
K2[
40-50
灰绿色块状细砂 岩夹暗色泥岩。
长2
40-45
浅灰色细砂岩夹 暗色泥岩。
K8
第四段 (T3y4)
长2s
40-50
灰、浅灰色细砂 岩夹暗色泥岩。
K7
延
长缶
40-45
浅灰、灰褐色细 砂岩夹暗色泥岩。
二
长3
长3?
40-45
长5
40-55
K6
长4+5
80-110
浅灰色粉细砂岩 与暗色泥岩互层。
叠
组
第三段 (T3y3)
长6
35-45
灰褐色块状细砂 岩夹暗色泥岩。
K4
长6
长6?
35-45
浅灰色粉细砂岩夹 暗色泥岩。
K3
(T3y)
长6 3
35-40
灰黑色泥岩、泥 质粉砂岩、粉细砂岩 互层,夹薄层凝灰岩
K2
系
第二段 (T3y >)
长7
80-100
暗色泥岩、炭质 岩泥、油页岩夹薄层 粉细砂岩。
K1
长8
70-85
暗色泥岩、砂质 泥岩夹灰色粉细砂岩
长9
90-120
暗色泥岩、页岩夹 灰色粉细砂岩。
K0
第•段
(丁3几)
长10
280
暗色厚层块状中- 细砂岩,极细砂岩, 底部为粗砂岩。
纸坊组
灰紫色泥岩、砂质 泥岩与紫红色砂岩互层
据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油藏评价室,2003,略有修改)
(T3y1〜T3y5)或io个油层组(长i〜长io)(表1—1)。
陕北地区延长组发育K0〜K9十个标志层,其中Ki、K3、K4、K5、K8、K9 这几个标志层在本区较明显。 Kl 标志层位于长 7 油层组中部,为一套湖相油页 岩,分布稳定,电性特征表现为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等; K3 标志 层位于长6 2油层底部,为凝灰岩或凝灰质泥岩,厚度在2m〜3m,电性上表现为 指状高声
陕北地区延长组K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