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课时力、重力、弹力基础知识归纳 1. 力的概念(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基本特征: ①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②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运算法则为平行四边形定则. ④独立性: 一个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⑤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 同时消失. (3)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即产生加速度). (4) 力的表示可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表示, 其中力的图示包含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 (5) 力的分类①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③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和外力. 2. 重力(1) 重力的产生: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地球周围的物体, 无论与地球接触与否, 运动状态如何,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因此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2)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 大小: G= mg . (4) 重心: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的分布有关.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3. 弹力(1)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 产生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接触处有弹性形变;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弹力和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 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4) 大小: 弹簧类物体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 kx. 、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 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判断 2. 利用假设法判断二、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 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自身( 受力物体) 形变方向相同. 2.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3. 几种常见模型中弹力方向的确定三、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1. 胡克定律:弹簧弹力大小的计算. 弹簧弹力的计算从物体的形变特征入手,通过分析形变情况,利用胡克定律求解. 2. 常见理想模型中弹力比较: 类别轻绳轻杆轻弹簧特征轻、软、不可伸长, 即绳中各处的张力大小相等轻,不可伸长,亦不可压缩轻,既可被拉伸,也可被压缩, 弹簧中各处弹力均相等产生力的方向及特点只能产生拉力,不能产生压力, 拉力的方向沿绳子收缩的方向既能产生压力,又能产生拉力,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既能产生压力, 又能产生拉力, 力的方向沿弹簧轴线大小计算运用平衡方程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运用平衡方程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除运用平衡方程或牛顿第二定律外,还可应用胡克定律 F= kx 1 :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 .施力物体一定受力的作用 D .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 物体竖直上升,是因为竖直方向上受到升力的作用 2 :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
高一物理力学第一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