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知识.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教学理论根底知识
一,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提醒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 我?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
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
“式和注入式。 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 反对注入式。
、教学的根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 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 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 法; ④实践活动法。 (4)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 (5) 以情感陶冶(体
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教学工作的根本环节: (1) 备课; (2) 上课 (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
课外作业的布置及批改; (4) 课外辅导; (5) 学业成绩的检查及评定。
40 、一节好课的根本要求: (1) 教学目的明确。 (2) 内容正确。突出重点,
难点, 抓住关键。 (3) 构造合理。 上课有高度方案性、 组织性、 效率高、 效果好。
方法恰当。 (5) 语言艺术。 (6) 板书有序。 (7) 态度沉着自如。
、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
育四个根本方面。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
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 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及否的关键, 也是衡量一个人思
想品德水平上下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开展的,但
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 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 即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
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活动及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根底。
、德育原那么:社会主义方向性原那么;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那么;
知行统一的原那么; 集体教育及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 正面教育及纪律约束
相结合的原那么; 依靠积极因素, 克制消极因素的原那么; 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
学生相结合的原那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那么。
、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及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
、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
常、最根本途径。
、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根底。其中
观察法是一种最根本的了解方法。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满意理活动,它包
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 心理过程: (1) 认知过程, 包括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和想象; (2) 情绪、情感过程; (3) 意志过程。
、 个性心理: (1) 个性心理动力 ( 倾向 ) , 包括需要、 动机、 兴趣、 信念、
世界观等; (2)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