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游记》中佛道两教平衡下的失衡
丁文魁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Reference:《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又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奇异、夸张和浪漫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完整的神话佛教只让如来佛祖一人就将他收服,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写道:“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无极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擢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通灵,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服妖猴,我等皆来陈谢’”连道教最高的几位天尊,都
屈膝下拜,深一层表现出来的是佛教力量远在与道教之上,这就使原本平衡发展的佛道两教失去了平衡,认为佛教的力量更为强大,或者是佛教制服了道教。
其次,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时还是道教徒,但它却被作为佛教徒的唐僧在取经的半路上解救,并且在另一个佛教徒观音菩萨的教化之下又拜了唐僧为师父,入了佛教,这样的话,就把孙悟空塑造成了一个道教叛徒的形象,他在道教时有师傅,却再拜唐僧为师父,不只表现出的是佛教和道教法术的较量,也展现出的是道教和佛教教化能力的对比。不管从制服孙悟空还是教化孙悟空,都是佛教的力量占上风的。孙悟空入佛教变成佛教徒后就变规矩了许多,对天上的诸神诸佛都有了一点点的尊敬之意,更无反抗之意了,一直到后来取经成功,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都是如此。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师徒四人取经途中,遇上了一个叫凤仙郡的地方,天大旱,几年未降一点雨水,师徒揭了求雨的榜,问了天旱的原因竟是由于郡侯打翻了玉皇大帝的牌位。打翻玉皇大帝的牌位也算是对道教权威的挑战,最后,玉皇大帝虽然被打翻牌位,还是屈服了,给凤仙郡降了雨。表面看孙悟空是为民做主,其实有一次挑战道教权威,在玉皇大帝头上动土,也是对道教的一次亵渎,佛教有一次战胜了道教,佛教和道教的平衡又一次被打破,佛教的地位又一次被提升,道教的地位降低。
再次,在师徒四人取经途中,路途中出现了许多妖魔鬼怪挡住西行去路,这些妖魔鬼怪大多是在深山野洞中修炼的妖怪,他们期待有朝一日能修炼成功,羽化登仙,却又听说吃唐僧一块肉可以长生不老,不管是由于急于修炼成功还是自己贪吃,最终都经不住诱惑,遂抓唐僧吃肉。而修炼成仙,这是道教传播的主要思想之一,它宣扬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为而不争,无量度人,柔
弱处[]下等思想。在《西游记》中,不要说这些所谓的修炼者要无量度人,更是要吃人,所以这又是对道教思想的一次亵渎。不止如此,这些在深山野洞中修炼的妖魔鬼怪因为抓了唐僧还找来杀身之祸,死于非命,况且在孙悟空见了他们之后,都说自己是你的大圣爷爷。单从这些妖怪的来源来看,一[]部分是来自天上的,一部分是在凡间自行修炼的,但是不管来自任何一方面的,都是道教主管的,除了三四个之外,像如来座下的金翅大鹏护法、文殊普贤坐下的青狮白象等,其他大多数都是道教攀上亲的,更有甚者,太上老君作为道教最重要的首领之一,连给他八卦炉煽火的两个小道童都偷了他的宝物下界做了妖怪,唤名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还觉得没有丑化极致,竟认了一只老狐狸做干娘,(找原话0000)进一步加强对道教的丑化,不至是太上老君的这两个道童,就连他的座骑青牛都下凡作怪,变作青
论《西游记》中佛道两教平衡下的失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