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大过天(金台随感)
叶延滨/文徐鹏飞/图
《人民日报》(2013年02月11日 08版)
S 又是一年的春运,全国上下总动员,数亿计的中国人在铁路上大迁移。新闻媒体不 断出新的焦点,关于打击票贩,关于网络订票,关于实名制,关于饭桌大过天(金台随感)
叶延滨/文徐鹏飞/图
《人民日报》(2013年02月11日 08版)
S 又是一年的春运,全国上下总动员,数亿计的中国人在铁路上大迁移。新闻媒体不 断出新的焦点,关于打击票贩,关于网络订票,关于实名制,关于农民工如何留得住,关于 子女随父母流动入学、关于留守儿童......每年春节前后如同一场大战演习,昏天黑地的忙碌 四十天的“春运”为的是啥?说来说去,过节也好,回家也好,归根到底是一餐饭,在大年三 十全家人围坐在一张大桌子边吃一餐饭,这餐饭的名字叫:团年饭。一张饭桌大于天,吃了 才算全家团聚,吃了才有亲情,吃了方算回家,吃了这一年才能过去!让整个中国都在车轮 上飞快四十天的春运,大体就是这么个事情:团年饭,饭桌大过天!
搞不懂吗?搞不懂,你就不懂中国。台湾作家蒋勋在文章中说,他在法国读书的时候,
一个法国女作家对他讲: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中文吗?因为我不了解中国人为什么能坐在一 张圆桌边,没有人规定每个人吃多少菜,而大家都知道吃多少菜。多奇怪的问题,多深奥的 道理。到国外旅行,再大的宴会,各人吃各人的。看西方电影,就是一家人吃饭,也是当妈 的端着大盆提着大勺,给每个人的盘子里分食物。真的,中国人怎么就团在一张饭桌前,筷 子飞舞却皆大欢喜?这就是文化,也叫文明。
这张大桌首先的意义在吃。民以食为天,见面先都问:“吃了吗? ”现在有了钱,满桌鸡 鸭鱼肉,全家坐在一起吃得高兴;就是穷得没有肉味,不见油星儿,一家人也坐在一起吃。 吃饭是生存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一家人要认真地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全家在一张大圆桌 上吃饭,又是一种仪式,表明这个家庭的亲密和谐,自然也形成了一种礼仪。首先,在一张 圆桌上吃饭,长幼尊卑座次有序,为尊者坐上座,其余依序而排,有了客人坐在尊者主座左 右。这样吃一次饭,便讲一次尊卑规矩。其次,实行礼让与克己,一张桌前坐那么多人,一 盘菜端上来,谁先动筷,谁夹多少,有吃的潜规则。好菜上桌,定让长者先尝。有了客人, 主人要替客人夹菜,菜少时,多吃碗里的饭,少动筷子的人就会得到长辈的赞赏:“有眼色, 懂规矩。”还有这饭桌也是维系家庭的各种节令和各种庆典的重要道具:祝寿、添丁、相亲、 接风、送行等等,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就是在这饭桌上成长,不一定人人都进过学堂,趴过课 桌,但人人都在饭桌前学习做人,学会处世。
对于老百姓来说,社会发展了,求学务工带来的流动常常让一家人天各一方,这张大饭 桌不可能天天围坐,但一年一次团年饭还是一定少不了,因为那是家,是亲情,是根。相对 于老百姓的那张饭桌,天天没有消停的酒楼里的饭桌却有着另一番精彩。百姓家的饭桌叫 “席”叫“宴
饭桌大过天(金台随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