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5例Rh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的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5例Rh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的护理
毛培红 宋恩艳 丁 磊 明 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3-0068-02

孕妇与胎儿由于Rh血型不合而引25例Rh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的护理
毛培红 宋恩艳 丁 磊 明 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3-0068-02

孕妇与胎儿由于Rh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称为Rh新生儿溶血病。此类患儿于生后24h内即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形成核黄疸而造成死亡。换血疗法是采用正常血液或血液制品替代患儿体内血液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治疗Rh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方法。通过换血疗法可以减轻溶血,降低胆红素浓度,纠正贫血,改善缺氧。我院新生儿科于2006年1月~2009年3月对25例新生儿Rh溶血病患儿进行了换血疗法,通过护理人员积极的术中配合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2h8例,12-24h10例,24-48h5例,48-72h2例。胎龄35-37周12例,38周13例。胎次均为2胎及以上。体重2200~3500g。就诊时均伴不同程度的黄疸、贫血,皮肤可见瘀点和紫癜,均伴肝脾肿大。换血时均采取脐动一静脉同步换血法,换血量150~180ml/kg。血液选择Rh阴性、ABO血型与患儿血型相同的全血。此批患儿换血后黄疸消退明显,未发生术后并发症,均在住院5~7d后痊愈出院。

2 术后护理

严密监测患儿心功能术后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护,连续心电监护24h,密切观察患儿心率、呼吸、血压的变化,及时发现心率快、烦躁、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并给予及时处理。
观察黄疸程度的变化,及时发现核黄疸早期症 状换血疗法后的患儿胆红素仍较高,因为换血后组织内的胆红素可回入血浆,加上骨髓或脾脏中致敏红细胞的分解,以及换入红细胞的衰老破坏,均可使血清中胆红素再次升高或超过换血前浓度。因此,术后应严密监测胆红素值,定期复查血清胆红素情况。观察患儿黄疽程度、意识状态、前囟张力、四肢肌张力,观察有无尖叫、双眼凝视、拒食、抽搐等核黄疸早期表现,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并予以早期干预治疗。并辅以蓝光照射治疗,加强光疗护理。根据患儿日龄、体重调节箱温及湿度,定时监测体温,更换清洁尿布,修剪指甲,戴上棉制小手套,防止抓破皮肤,用黑色布遮盖双眼及会阴部,并做好光疗时静脉输液的护理。
血钾及血钙的监测 库存血短期大量输入极易引起高血钾、低血钙。高血钾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致心脏停搏,低血钙可引发心动过缓、抽搐、喉痉挛、紫绀等症状,因此术后除进行心电监护外应常规查血生化,准确记录尿量、次数及性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脐部伤口的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尿液污染。局部用无菌纱布覆盖,每天用酒精消毒1次,伤口愈合前不进行洗浴。
环境的要求由于新生儿自身免疫力差,手术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此术

25例Rh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舍儿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6-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