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培”之道
邢章萍 周蓓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民营医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已成为缓解我国就医难以及填补专业医院短缺问题的途径之一。正如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市社团办专家组成员景朝阳博士介绍的那样,在中央提,目前各项移植前查体都合格,而且原发病也处于第一次完全缓解期,您是否需要看一下这位患者。”
“如果情况很稳定,我今天暂时不看了。但你们一定要勤查看、勤汇报。”
本以为查房就这样结束了,哪知道这才是刚刚开始。陆院士告诉大家因为手头有要紧的事情要处理,查房的另一部分重要内容――讨论会推迟到10点开始。
时间临近10点,相关人员就把我们带到了讨论会召开的地点,不一会儿房间里便坐满了来自各个临床科室和检验中心的人员,普通血液科的武淑兰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北京市道培医院应用四硫化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结果。后来才知道,在这间每周举行病例讨论的会议室里,曾经接待过我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多名国际专家、港台学者等业界的大人物。
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这位年过六旬的武教授所制作的PPT用的都是英语。交流后才知道这是陆院士要求的,全院的医生在病例讨论中所作的报告都要使用英文进行报告,目的就是让医院所有的人员能与者,这样的会诊研讨从建院之初就已经存在,每周两次,一次是陆院士床边查房,一次是结合病例讨论学术问题,有医生及诊断中心的专家共同参与,会把与讨论问题有关的国际上的最新观点带给大家,从未间断,获益匪浅。
下午,我们随同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医院行政部门的另一个办公地点――距离医院住院区要步行15分钟才能到达的玉海大厦。“因为这几年医院的发展越来越快,到我们医院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办公用房都腾出来做了病房。目前,只有陆院士和段院长有自己的办公室,他们的办公室也是仅有几平方米。医院的工作人员看出了记者的疑惑,解释道。
进入办公室,社服部王悦华对记者说道:“我下午要对医院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这是我们每月必做的事情,已经坚持了10年。你们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这是难得的接近患者的好机会。于是我们便同她一起来到了7层的病房。
接触后才知道,自19岁学校毕业之后,王悦华便来到了道培医院,一工作就是10年。10年间,她从一线护士站转到了社服部,她笑着告诉记者,她把自己最宝贵的时光都留在了道培医院,并且把陆道培院士当做了自己的偶像,虽然不能像陆院士那样伟大,但却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在王悦华的眼里,从最初租用航天中心医院康复楼的两层房屋建立到目前新医院的筹建,从第一位病人来诊到目前每年都会排到下一年才能住院的病人,医院的发展是超过自己想象的。
9月21日,周三
我们在医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护士站,这时医生、护士围站在护士站,交流着什么。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这是医护人员每天的早交班,向其他的同事介绍昨晚夜班情况及各自负责患者的情况,让大家都做到心里有数。”
在听完大家的介绍之后,我们见到了当天值班的护士长李云霞。本来很想体验护士三班倒的生活,护士长却体贴地告诉我们:“因为护士总是在护士站和病房之间不停地来回走动,体力消耗特别大,考虑到你们身体的承受能力,我建议你们跟着我一起查看病房吧。”考虑到我们
“道培”之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