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油”引关注质检介入调查
姜刚
被检测出“问题油”
食用油“黄曲霉素”风波未平,“色泽烟点”风波又起。安徽省工商局不久前对外发布通报,该部门抽检7家生产厂家10组食用油后发现,合肥市有2批次食用油不合格。其中,金龙拿老百姓的安全不当回事了。
2012年1月9日,金龙鱼食用油生产商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经理李志刚回应称,公司总部对这一事件非常重视,接到工商部门的通报后,第一时间将涉及的同一批次所有产品做下架处理。对于抽检的色泽和烟点,属于质量等级项目,而不是食品安全项目。比如,烟点不合格,是由于没有达到一定的度数标准,说明食品的质量等级存在瑕疵,但在食品安全方面还是有保证的。
李志刚表示,因抽检的这一批次产品具有出厂检验合格证明,经过初步判断,“问题油”产生的原因是流通环节运输、储存不当造成的。不过,公司将通过这一案例,更加密切关注终端销售环节,配合经销商给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
质监专项调查“问题油”
为对消费者负责,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1月9日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到益海(泰州)工厂全面检查,着重对金龙鱼玉米油该批次留样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烟点和色泽指标合格,符合国家标准,排除了这批油品是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这一因素。
据了解,专项调查小组的检查内容包括:玉米油原料进货验收记录、精炼生产记录、包装记录、检验记录、发货记录、收回产品明细,重点对金龙鱼该批次留样产品进行检测。
泰州市质检所食品检验总工程师罗益群表示,留样合格,说明该批次出厂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从检测结果来看,部分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受流通环节因素影响造成的,企业有必要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控管理,以保证食用油质量。
益海泰州工厂总经理陈栋表示,在获知产品“被抽检出色泽和烟点不合格”消息后,马上对该批次产品的生产、销售流通环节进行追索、下架回收,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没有该批次的产品在销售。随后,工厂将其他批次的金龙鱼玉米油送至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产品的烟点、色泽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罗益群介绍,色泽则是指油脂的颜色深浅,并不是食品安全指标。烟点是衡量油脂精炼加工质量等级指标,也非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不影响食用油的安全使用。合格产品出厂后,如果流通环节中如存放不当,会因多种原因影响,使得游离脂肪酸增高而导致烟点降低。因此,小包装食用油应该储存在阴凉干燥处,以利于保证食用油品质。
专家:生产领域出问题可能性大
关于暴晒是否是导致色泽和烟点变化的主要原因,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的周教授表示, 油的色泽和烟点不达标,问题多半是出在生产领域,而不是流通领域。很可能是在原料提取、加工工艺这些环节上出了问题,譬如提取中的杂质含量很高,导致油的色泽和烟点没有达标。
至于这些没达标的指数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周教授表示,这就要看杂质的含量了。“例如维生素E、卵磷脂等物质相对精炼油来说可谓‘杂质’,含量多了会导致烟点低,不过这些物质是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安全的。”
如何让“问题油”不再成为问题
安徽省工商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副调研员张明说,工商部门在检测出“问题油”之后,及时向各地超市、卖场下
“问题油”引关注质检介入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