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约公元前 369 —公元前 286 ),名周, 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 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作者简介庄子庄子墓碑《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庄子》亦称《南华经》。在哲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 7 篇为庄子所作,外篇 15篇和杂篇 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作品简介《庄子》关于庄子思想的渊源, 司马迁指出: “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书中对于儒墨等当时显学,多有诋訾,表现了愤世嫉俗的精神。资料链接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 “以思想家而兼文学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以庄子和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庄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秋水》篇的精神。惠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都、京城。非梧桐不止止:栖息。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安:疑问代词,怎么。词语解释
庄子故事两则课件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