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案的评估
方案
*
2020/12/1
一)输液目的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常用于脱水、酸碱代谢紊乱患者
补充营养,供给热量—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患者1
INS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
输注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超过10%葡萄糖和或5%蛋白质的肠外营养液,PH值<5或>9的液体/药物,以及渗透压>500mosm/L的液体∕药物,不适合经外周静脉输注。
*
2020/12/1
极端PH值药物
万古霉素 -
苯妥英钠 12
氨苄西林 -
吗啡 -
PH值<5 环丙沙星 、多巴胺、顺铂、
庆大霉素
PH值>9 5-Fu
*
2020/12/1
药物渗透压
渗透压表示液体中小颗粒的数量
正常范围为240-340mosm/L
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
2020/12/1
药物渗透压
低渗溶液:<240mosm/L
%葡萄糖,%盐水
等渗溶液:240-340mosm/L
乳酸林格氏液,%盐水,5%糖盐水
高渗溶液:>340mosm/L
10%葡萄糖,20%甘露醇,TPN溶液
*
2020/12/1
渗透压与静脉炎的关系
低渗溶液<240mosm/L
-使水分子向细胞内移动,细胞水分过多→细胞破裂、静脉刺激与静脉炎
等渗溶液:240-340mosm/L
-与血液等渗而不会造成细胞壁水分子的移动
高渗溶液:>340mosm/L
-吸取细胞内水分,血管内膜脱水、内膜暴露于刺激性溶液而受损→静脉炎、静脉痉挛、血栓形成。
*
2020/12/1
*
2020/12/1
危险度分级
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
高度危险 >600mosm/L
中度危险 400~600mosm/L
低度危险 <400mosm/L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
*
2020/12/1
例举-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
渗透压
阿霉素
280
5-Fu
650
环磷腺胺
352
长春新碱
610
TPN
1400
5%碳酸氢钠
1190
50%葡萄糖水
2526
甘露醇
1098
*
2020/12/1
静脉炎
定义:
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生炎症,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少数病人可引起反应,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
*
2020/12/1
静脉炎
分类
感染性:细菌性静脉炎
非感染性:
-化学性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
*
2020/12/1
静脉炎
分级:临床标准
0、没有症状
1、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4、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脓液流出
*
2020/12/1
化学性静脉炎
原因
-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粗微粒、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快速度输入,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
2020/12/1
化学性静脉炎
处理
-停止此部位输液
-抬高患肢,制动
-局部24h内冷敷,24h后热敷,50%硫酸镁 湿热敷
-抗炎消肿药物:喜疗妥,如意黄金散等
-理疗
*
2020/12/1
化学性静脉炎
预防
-建议医生尽量选用中性药液
-尽量选择粗大血管,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应稀释后应用,同时减慢输注速度
-随时观察局部变化
-应用中心静脉
*
2020/12/1
渗出: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
级别:临床标准
0、没有症状
1、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1英寸,
2、皮肤发白
治疗方案的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