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医疗机构防控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和防控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的防控与管理,其它传染病流行适用 时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
做好新冠肺炎患者的病例监测,早期预警预报,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 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按照传染病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时报告,同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 好相应的处置工作。
严格落实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降低感染暴发的风险。增 强敏感性,一旦发生新冠肺炎感染疑似暴发或暴发后,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并依 据相关标准和流程,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做好调查处置工作。
将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医 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 收集袋封装后按照规定处置流程进行处置。
设置疫情防控质量控制部门和人员,加强各个部门、各种环节及各类人员防控措施落实 情况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隐患,及时改进,保证防控质量。
5 清洁消毒管理要求
按照WS/T 367、WS/T 368要求,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医疗机构要进行紫外线空气消
毒,也可配备循环风空气消毒设备。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要求,严格 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同时,严格按照WS/T 367,做好日常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 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注意洁具的消毒和分区管理,如遇污染随时消毒。注意患者呼吸道分 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
医疗机构应配备合适的手卫生设施,按照WS/T 313要求,所有人员均应加强手卫生措 施,可选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然后进行消毒。
新冠肺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疑似新冠肺炎病例使用后的被服、污衣等医用织物应规 范收集、清洗消毒或按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
疑似或确诊患者死亡后,要尽量减少尸体移动和搬运,应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在严密防 护下及时进行尸体的处理:用3000mg/%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患者 口、鼻、耳、肛门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 送至指定地点尽快火化。
疑似或确诊患者在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按WS/T 367、GB 19193中的终末消毒程序 对其环境和接触表面进行终末消毒,消毒范围应包括:地面、墙壁,桌、椅、床头柜、床架 等物体表面,患者生活用品及相关诊疗用品,以及室内空气等。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 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6医务人员防护
,严格落实WS/T 311、WS/T 313等要求,医务 人员应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
,防护用品如为一次性使用的, 不得重复使用。
,
新冠肺炎医疗机构防控技术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