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互联网医疗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启示.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互联网医疗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启示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在会诊模式和沟通模式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随着医疗信息共享程度的不断加深,患者在医患关系中地位持续上升。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地区,医务社会工作由于没有合适的实践土壤而缺失发展,患者对社工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如今,借助互联网技术,他们也可以寻找社工帮忙并得到专业的服务,也让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更广泛惠及全体社会成员。
三、医务社会工作网络化发展的专业路径
关注和重视互联网医疗可能会给医务社会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借助互联网,抓住契机,提高其社会认知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社工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
。将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工作服务相结合,深入挖掘其功能,可以在医院官方网页或者相关医疗资讯平台上尝试建立针对患者服务需求的个案聊天室和咨询室,并由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为他们提供服务。“聊天室”的线上服务模式更加简便,能让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服务较多的案主,能实现“一对多”的良性互动,提高工作效率,在短时间内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服务群体,实现案主和社工的双赢局面。同时,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人们更容易放下戒备心,这有利于案主与社工进行沟通和交流。但社会工作者也应该注意服务对象的筛选,确保案例真实,注重保护案主隐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让人们的联系和交集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数据化时代下,也更容易对人群进行筛选和分类。利用网络平台,患者(家属)等有服务需求的人群可以为自己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疾病、情绪、压力状态等“标签”,而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远距离地聚集这些有相同标签的人,组建网络互助小组,让组员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的力量支持。通过组员的自助和互助,最终达到摘掉“标签”的服务效果。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密切关注组内的讨论情况,注意正确引导大家的负面情绪,树立积极的生活信心。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在必要时可以联系当地的一线社会工作者,对于线上关系较差(或难以辅导的)的群组成员进行线下干预。
。借助互联网技术,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其成功的经验放到网络,让其他社工借鉴参考,以期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也尝试更完善地提供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医务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远程为案主服务,也可以对其他社会工作者进行监督和指导。建立医务社工网络社区,更加方便地为案主提供人文病例的建立、住院指导等服务,这样不仅对社工服务的相关资料保存提供保障,也能对社工个人的职业成长提供支持,培育更多优秀的一线医务社会工作者。
综上所述,我们要注重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的成熟化,注意筛选案主的真实性和保护案主隐私。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也要抓住机遇,利用互联网扩大宣传,形成品牌建设和提升社会认知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展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18(5):43-50.
[2].[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0)

互联网医疗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碧痕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