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讨论专题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现阶段怎么看及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经济 公平并不等于收入平均。收入平均是仅就经济活动的结果公平而言的,结果公平第三次讨论专题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现阶段怎么看及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经济 公平并不等于收入平均。收入平均是仅就经济活动的结果公平而言的,结果公平并非 公平的全部内涵,经济公平在涵义上大大超过收入平均。而经济效率呢,一般是指经 济资源的配置效果,即投入与产出之对比情况。就企业或社会来说,以较小的成本投 入获得较大的产出收益就意味着效率高,反之,则意味着低效率。
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又有统一与依存的 一面。
首先,公平与效率是存在矛盾的。公平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和分配经 济成果的机会、结果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效率表现的是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效益与速 度。公平属于经济伦理范畴,它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价值;效率是一个经济概念,体现 的是一种经济价值。在分配领域,公平原则要求尽量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实现 “均贫富”;而效率原则则注重的是按个人贡献大小拉开收入差距,实现个别“先 富”。在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有时是不可避免的,特定时期为了促进效 率,需要牺牲一定的公平;而为了求得公平,必须付出效率的代价。真正实现公平与 效率的二者兼得十分不易。但我们可以在二者的对立中找到平衡,即以最小的不公平 获得最大的效率,或以最小的效率减少换取最大的公平,尽量防止偏重一方从而损害 另一方。
其次,公平与效率又是统一的。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效率可以促 进公平。因为只有注重效率,先把物质财富的“蛋糕”做大,为公平提供物质条件, 才有可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公平。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极大提高为基础。另一 方面,公平又是效率的条件和保证,公平也可出效率。因为维护公平,使得经济资源 的配置更合理,物质财富分配更公正,从而为效率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并为提高效 率增添更有力的保障。严格地说,真正的效率应该是公平环境下的效率,真正的公平 应该是有效率的公平。公平与效率统一的一面,要求我们因时因势,注意侧重,调整 好二者动态中的平衡。避免不顾实际,盲目用力,导致一损俱损。
公平与效率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实际地 抽象地谈公平与效率。任何公平、效率都是特定的、具体的,都有其历史性。看待公 平与效率问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才 能避免片面性。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待公平,必须搞清楚是什么样的公平,是对谁 的公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把握效率,要弄明白是什么样的效率,是为谁的效率。 离开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谈公平与效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经济体制,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结合当代和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保证公平与效率 相协调,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认 真研究。
毛概第三次讨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