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诊治新进展
郑州市儿童医院 周丽
整理课件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1967年日本川崎氏首先报告,是急性自限性全身中小动脉系统血管炎,多侵犯冠状动脉,部分图检查。
(6)在该诊疗策略中以下3种情况为UCG检查为阳性: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或右冠状动脉(RCA)z积分≥;
(1)由于对诊断川崎病尚缺乏金标准,因此这个诊断策略并不是来自于循证的研究,而是基于临床专家的一致意见。
(7)如果UCG为阳性,对于发热在10天内的患儿应当给予正规治疗,而对于发热超过10天的患儿如果临床或实验室指标(如ESR、CRP)提示存在活动性的炎症反应也应正规治疗。
或者符合以下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中≥3条:
包括冠状动脉壁辉度增强、冠状动脉变形(lack tapering)、左心室功能下降、二尖瓣反流、心包积液或LAD或RCA z积分为2~。
(5)能够在做UCG(超声心动图)前先给予治疗。
(8)典型的手足脱皮是开始于指趾尖。 。
对疑诊不完全型川崎病的评价方法(1)
发热≥5天,且具有2或3项临床指标(2)
评价患儿特征(3)
符合川崎病
不符合川崎病
评价实验室指标
川崎病可能性不大
CRP<
ESR<40mm/h
CRP≥
ESR ≥ 40mm/h
如持续发热
每日观察病情
≥3项辅助实验室标准(4)
<3项辅助实验室标准(4)
继续发热2日
不发热
治疗和进行UCG检查(5)
进行UCG检查
无脱皮
典型脱皮(8)
UCG检查阳性(6)
UCG检查阴性
不继续评价
进行UCG检查(6)
治疗(7)
持续发热
热退
再次复查UCG
请临床专家会诊
除外
川崎病
LMCA(cm) RCA(cm) LAD(cm)
其他的临床表现
心血管系统: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
心包炎及瓣膜反流
冠状动脉病变
中等大小的非冠状动脉瘤
雷诺现象
外周坏疽
骨骼肌肉系统
关节炎、关节痛
消化系统
腹泻、呕吐、腹痛
肝功能异常
胆囊水肿
中枢神经系统
易激惹
无菌性脑膜炎
感音神经性耳聋
泌尿生殖系统
尿道炎或尿道口炎
其他表现
卡介苗处红斑变硬反应
前葡萄膜炎(轻度)
腹股沟脱屑性皮疹
肛周脱皮
整理课件
胆囊肿大(腹部超声检查)
胆囊肿大与血管炎导致胆囊壁和胆囊管黏膜水肿有关。
KD伴发胆囊肿大,发生率约占5%-20%。
Suddleson等报道117例KD经腹部超声波检查16例胆囊肿大(%)。年长儿童多见(平均5岁),男性多见(M/F=3/1);张伟等对465例KD腹部超声波检查26例胆囊肿大(%)。
典型病例多在病程7天左右证明胆囊肿大。
腹部超声波显像:胆囊壁呈水肿性肥厚(胆囊壁正常在2mm以下),胆囊内腔显著扩大。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小儿不同年龄胆囊正常值
年龄 胆囊内腔长径直 长轴纵断面积 胆囊壁厚径
(mm) (cm2) (mm)
<30天 ± ± <±
1-5月 ± ± <±
6-11月 ± ± <±
1-2岁 ± ± <±
3-4岁 ± ± ±
5-6岁 ± ± ±
7-8岁 ±
《川崎病诊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