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史稿李鸿章传》原文对照翻译.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清史稿·李鸿章传》原文比较翻译
《清史稿李鸿章传》原文及翻译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从曾国藩游,讲究经世之学。同治元年,遂命鸿章召募淮勇七千人,特起一军,是为淮军。外国人见其衣装朴陋,辄笑之,鸿章曰
《清史稿·李鸿章传》原文比较翻译
《清史稿李鸿章传》原文及翻译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从曾国藩游,讲究经世之学。同治元年,遂命鸿章召募淮勇七千人,特起一军,是为淮军。外国人见其衣装朴陋,辄笑之,鸿章曰: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迨吾一试,笑未晚也。旋诏署江苏巡抚。美国华尔募洋兵数千,号南路军;学启等将湘、淮人,号北路军。四月,贼①悉众战败南路军,华尔弃青浦走保松江。学启将千五百人屯新桥,鸿章亲督军援,贼大奔。外,入觐,赐紫禁城内骑马。
李鸿章,字少荃,是安徽合肥人,在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他随着曾国藩游学,追求治世的学识。同治元年,朝廷命令李鸿章招募淮勇七千人,特别编成一支军队,就是淮军。外国人看见淮军穿着简陋,就笑话他们。李鸿章说:军队重要的是能打仗,不只是着装雅观。等我试一试,你们再笑不迟。不久,朝廷下诏让李鸿章担当江苏巡抚。美国人华尔招募洋兵几千人,号称南路军;学启等人率领由
湘人、淮人组成的军队,号称北路军。四月,贼人(太平军)战胜南路军,华尔舍弃青浦逃到松江。学启率领一千五百人驻扎在新桥,李鸿章亲自率军队支援,太
平军被打跑。外国军队看见湘军、淮军作战,都很吃惊叹服。同治七年,平定西捻军,(李鸿章)入朝觐见,被特赐在紫禁城内骑马。
国家旧制,相权在枢府。鸿章与国藩为相,皆总督兼官,非真相。然中外系望,声出政府上,政府亦倚以为重。其所经画,皆防海交邻大计。思以西国新法导中国以求自强,先急兵备,尤加意育才。初,与国藩合疏选幼童送往美国就学,岁百二十人。期以二十年学成岁归为国效用,乃未及终学而中辍。初在上海奏设外国学馆,及莅天津,奏设武备海陆军,又各立学堂,是为中国讲究兵学之始。尝议制造轮船,疏言:西人专恃其炮轮之精利,横行中土。于此而曰攘夷,固虚妄之论。即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无具而能保守之也。士医生囿于章句之学,偷安当前,遂有停止轮船之议。臣愚以为国家诸费皆可省,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兵轮之费万不可省。求省费则必屏除一切,国无与立,终无自强之一日矣。
按照国家旧有的制度,相权在枢府。李鸿章和曾国藩担当宰相,都是凭总督的
身份兼任的,不是真当宰相。但是他们在朝廷内外的声望远远超出政府,朝廷也依赖他们,以他们为重。他所经营筹备的,都是建立海防,结交邻国的大事。考虑用西方的新方法引导中国走自强之路,先是加强兵备,更注意培养人才。一开始,和曾国藩一道上疏选幼童送往美国学习,每年一百二十人。希望二十年后学成回国,为国家卖力,但是这些幼童没有学完,计划中途便停止了。当初在上海建立外国学馆,等到了天津,上奏朝廷建立武备海陆军学堂,这是中国讲究治兵之学的开始。(李鸿章)曾经想着制造轮船,上疏说:西方人特意依赖船坚炮利,横行中国,在这种情况下说攘夷,本就是不实际的。即使想保住和平的场面,守卫疆土,也不是没有工具(武器)就能办到的。士医生们限制于书本,苟且现状,于

《清史稿李鸿章传》原文对照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春天资料屋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