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教学改革三十年现实与实现.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数学教学改革三十年:现实与实现
杨玉东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自“青浦实验的新世纪行动”
上海市青浦实验研究所与上海市教科院联合项目
一、现实:学与教的水平演变
(调查、心理测量、聚类分析)
(大样本测量、主成分分析)
二、实践:两种教学方式的较量
(源头和流变)
——数学化(案例:有余数除法)
——问题解决的策略(案例:设计圆形剧场)
三、实现:教师学习事关重大
(案例:勾股定理能够被学生发现吗)
(案例:正方形的性质)
“坚固的思想体系”(案例:拆添项分解因式)
(案例: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内容目录
谢谢!
欢迎批评指正:
杨玉东
mathedu@
**********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上海市教科院
收集课堂观察的视角和视点
对7个视点,判断权重
做模糊聚类分析
观察和记录114节录像课
设计能力目标测试卷
实施4000多名初二学生测试
数据录入和处理
用瑟斯顿方法排序
得果:修正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得出本土课堂教学的四水平分类
结果: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
结果:青浦学生数学能力倾向类型和分布(与90年比较)
主成份分析,得出教学水平划分框架
归纳课堂教学认知水平保持和下降的因素
结果:青浦教师观课的侧重点(与90年比较)
问题:在二期课改背景下,青浦教师观察课堂视角中的侧重点在哪里?影响课堂教学水平变化的因素是什么?青浦学生数学能力倾向有否变化?
预期:为二期课改背景下上海市青浦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教育提供依据,反映青浦实验在新时期的发展
做成绩的地域统计
案例:设计一个圆形剧场
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表现的比较研究
问题①:在△ABC中,∠A=80°,∠B=68°,
∠C=32°,问此三角形中哪条边最长?哪条边最短?
问题②:建筑中的屋顶人字架之间的角等于80°,人字架与房屋侧面上层的水平圆木之间的每个角均为50°,现有长度不等的木板,问哪儿需要用较长的木板?是与人字架平行的屋顶盖板呢,还是与房屋水平圆木平行的侧面壁板呢?
(一)背景:为何关注学生的能力表现
“背景干扰现象”(前苏联B.∏.兹科娃)
教师的应用题教学策略——采用逐步“隔离”背景的演变方法
学生自己能否掌握这种“隔离”方法?他们自己是否具备这种“隔离”实际问题为一个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生解决标准题目和解决实际问题之间的能力的差距存在吗?
从“人字形屋”顶逐步隔离成“三角形”
我们的困惑:
(二)方法与过程: 如何研究学生的能力表现
1. 研究问题和对象选择
具体研究问题:
(1)具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生是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良好的数学能力表现?
(2)具备相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生中,解决过实际问题的学生是否比没有解决过实际问题的学生有更好的数学能力表现?
2. 数学活动实验的设计
前测:9个同质小组中的6个小组(A、B、C各两组)参加
“设计一个圆形剧场”的数学活动课
后测:参加过前测的3个组与没有参加过第一次数学活动课、
也没有参加数学兴趣活动的另外3个组一起参加
“为圆形体操馆设计一个停车场”的数学活动课
(A、B、C各两组)
3. 评价数学能力表现的工具
针对具体设计问题制订了学生的能力表现评价标准。两次数学活动采用的设计问题在类型和结构上相似,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采用相同的能力标准作为比较研究的工具。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教学改革三十年现实与实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