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陈丽丽《核舟记》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核舟记》是一篇文言说明文,作者通过对核舟的整体和各部分人、物雕像的描述,细笔勾画,形象具体可触。读完之后,不禁令人称奇道绝,叹为观止。我觉得本篇课文的教学成功之处有以下两点: 一、以学生自学为主,实现人人参与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我先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划出难点,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疑惑,展示成果,最后师生共同交流难点。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喜欢,也正是这样的方式,让我班的学生不再讨厌文言文的学习,而是变得很积极。这种教学方式,我在七年级下半学期开始使用,现在到了八年级,效果很好。二、注重学中习,习中学首先,我由之前学过的《口技》导入,让学生知道口技、微雕都是我国古代的民间艺术,然后出示课前检测,领着学生温习前一天学过的内容,在温习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对于遗忘的内容都能再次想起来。在挖掘课文中心时, ,不忘提醒学生已经学过的《口技》,学生完成之后,出示练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最后,由学生进行小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这也是一个“习”的过程。真正实现学中习,习中学。当然,本篇课文的教学也有一些不足:比如,由于时间有限,本来计划通过学生表演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船头三人的姿态神情,这样既是对该段内容的温习,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

陈丽丽《核舟记》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