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我整理的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
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1)
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被很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阅读这本书,不再是简洁的查阅资料,补充学问,而是与作者的一种对话,与辛弃疾的一种沟通。有种走进作者,走进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感觉。
下面说说本书的主子公辛弃疾。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第一人。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打算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劝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马上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跑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缺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当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气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斗争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
以前读散文,总觉得有点太散,抓不住重心,但是我自从读了这篇散文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我打算把辛弃疾通过这本书介绍给同学们,不是给他们介绍一本书,而是介绍一个爱国词人的多舛的命运,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怀。
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3)
这个假期,我读了中国现代作家梁衡写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读完后,放下书,我忽然有许多感受。
在散文写作势不行挡的时代,在散文写作没有王法的时代,在散文写作已经成为很多作家狂欢和作家幻想的时代。
梁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别样的文本,也为我们带来成为典范的巧文。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梁衡先生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

读把栏杆拍遍的心得范文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森森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6-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