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花潮》
篇1:10《花潮》
(联想)好象(扩展)如同(海潮)
赏花――不同身份 不同特点
感受――春光似海 盛世如花
10《花潮》由会员共享,版权归作者全部,请注明出处!
篇2:《花潮》
《花潮》【想一想】
1、花许多
“老爷爷看花……老奶奶看花……青年们……小学生们……”
3、在阳光的照耀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似乎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
在这段话中,哪些是看到的事物,哪些是联想?描写景色是适当描写自己的'联想有什么好处?
提示:
(1)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由眼前的事物有感而发地想及其它事物,能更好地抒发感情。
(2)联系上文想一想“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
【做一做】
1、赏花品花
圆通公园里的海棠花开得那样绚丽,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作者面对着一望无际,无限烂漫的海棠花,更是生出了许多的感叹。看来,花真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花和人之间的关系还是须要人们去细细地品尝。
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公园,走进山林,走进原野……来到有花儿开放的地方,用你光明的眼睛去细细的欣赏花的漂亮,用你光明的心灵去静静的感觉花的神韵。
或许,你也会看到花潮,感觉到花儿蓬勃向上的活力;或许你还会看到花儿静静地绽放,听到花儿窃窃的私语……
你去了,或许还会有更多新的发觉。
走,现在就行动!
2、留住花影
因为明丽,花儿总而让人心动;然而,好花不常开却又往往让人神伤。《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爱花至极的人,“黛玉葬花”感动许很多多故事内外的人。
怎样留住花影,留住花儿的美妙记忆?摄影、拍照、画画、……这些,许多人都会想到,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开动一下脑筋,我们还可以想出更多的,更好的方法,比如制作干花标本,这可有一点困难。还有什么高见呢?不妨一试。
【读一读】
【写一写】
《花潮》由会员共享,版权归作者全部,请注明出处!
篇4:《花潮》 之一
(联想)好象(扩展)如同(海潮)
赏花――不同身份 不同特点
感受――春光似海 盛世如花◆
《花潮》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共享,版权归作者全部,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5:《花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相识课文中的联想,能辨别课文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2、学会“踵、梧”等9个生字,理解“花团锦簇、接踵摩肩”等26个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4、感受春天的美景和社会平和安详的气氛,更加酷爱社会主义祖国。
二、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相识见闻和联想,并能够辨别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难点:课文第三段依据不同性格和年龄的看花老人的特点,抓住看花人不同的心情和动作,丰富而有改变的写法。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
2、解题:潮水特别壮丽,“花潮”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作者为什么把花比作潮呢?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索上面的两个问题。
2、探讨,沟通问题的答案。
3、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三、检查自学状况
1、正确书写下面的字。
“鼎”盛:部首是目,书空上半部,留意笔顺,共12笔。
“簪”花:中间部分不是“无”。
2、理解词语。
“驻足、鼎盛、恋恋不舍、花团锦簇、接踵摩肩”5个词语意思。
3、读一读课后第5题中的词语。
4、,重点写了哪两个方面?(花和人)
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请3个学生分读第一段。
2、探讨。
(1)第2自然段写公园里景物不少,用了8个“有”,每个“有”后边都只用一个字概括一种事物,这些事物的依次能换吗?(不能。课文按景物、动植物分类记叙,在支配记叙时做到了两相对应,读起来有一种节奏美。)
熟读这
10《花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