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年钱汉东《寻访中华名窑》读后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钱汉东《寻访中华名窑》读后感
散文家钱汉东是一种很有生活情趣的人,由于对老式文化的炽烈热情,工余之瑕,浸沉于古玩鉴赏,达到入迷的限度。鉴赏必需要有实物,博物馆的大门敞开着,但不也许每天泡在博物馆里,于是她开始从市场、甚至摊贩手里,逐渐钱汉东《寻访中华名窑》读后感
散文家钱汉东是一种很有生活情趣的人,由于对老式文化的炽烈热情,工余之瑕,浸沉于古玩鉴赏,达到入迷的限度。鉴赏必需要有实物,博物馆的大门敞开着,但不也许每天泡在博物馆里,于是她开始从市场、甚至摊贩手里,逐渐精选了部分瓷器收藏起来,晨风月夕,加以观摩甄审。就这样,她对瓷器从鉴赏走向收藏,再迈步跨入了瓷器研究者的行列。这一发展的过程顺理成章,但在当时,她自己未必料想得到。
  6月,钱汉东的《人间瓷话》在学林出版社问世。美陈香梅女士为之写了序文,指出“她用散文笔调轻松地品赏古陶瓷,用文化人特有的视角写出了她内心的真切感受。”对这本书的文风和可读性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另一篇序文是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先生写的,对书中所收《雷峰地宫和瓷无缘》、《烽烟催生长沙窑》诸文的学术成就也作了毫无保存的肯定。《人间瓷话》出版不久,就被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引委员会推荐为读书活动用书,也是作品深受读者欢迎有力的证明。
  《人间瓷话》的出版后来的第三年,钱汉东又有研究瓷器的新著《寻访中华名窑》出版,不管对她个人,还是对学术界,应当说是一件十分值得庆幸的大事。
  把《人间瓷话》和《寻访中华名窑》两本书作一比较,可以发现在三个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一、钱汉东当时从散文家的角度,写鉴赏瓷器的文章,核心是凭爱好,并且只能“有啥写啥”,《龙山黑陶举世一绝》用了《辞海》较多的释文和20世纪30年代考古家尹达的论述。图片则是蛋壳黑陶高柄杯、黑陶罐、黑陶圈足豆三帧。核心论点觉得当时人们用黑陶作礼器、神器,所技艺显得特别精致。在《寻访中华名窑》的《在青岛品龙山文化》则是作者亲自到离青岛不远的胶州三里河村实地考察龙山文化的调查报告,也引述了1974年、1975年在遗迹发掘的通过和收获,内容自然丰富多了,图片也作了调节。
  把《人间瓷话》的《神奇的马家窑》等文和《寻访中华名窑》的《破译马家窑彩陶之谜》等文作比较,所有会发现虽然内容大体相似,但后来写的改对的、更全面而系统化,并且常常有新的第一手材料。
  又如反映辽代契丹文化的赤峰窑,《人间瓷话》未有记载,作者为了弥补这一巨大空白,亲自于金秋到了赤峰市西南60公里的缸瓦村,对现场作了周密的考察,并和赤峰市博物馆馆长刘冰作了学术交流,写出了图文并茂的《草原瓷所有赤峰窑》一文,对辽金元文化奉献甚大。这一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正由于钱汉东立志要展示中华古代名窑的全景,因此一般陶瓷史上所有的空白一般能弥补的,她所有弥补了。
  二、通过对中华名窑的全面考察,她对每一座名窑的历史演变,整个兴旺走向衰落的过程和名窑之间互相的关系有了系统的结识,甚至国内外的前辈学者对古代文物、瓷器的研究成果也看得更具体改对的了,因此其学术价值也上了一种新的台阶。
  写成的《苍凉的西夏灵武窑》内容十分精辟,特别提到1997年出土的西夏黑釉槽心瓦。她还从遗迹上采集了“部分姜黄釉瓷片”,发现灵武窑曾受耀州窑的影响。这种种,为我们理解基本已失传的给人以无限神秘感的西夏文化提

2022年钱汉东《寻访中华名窑》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6-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