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数据库”角度学习“会计电算化”[摘要] 数据库与会计电算化是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必修课,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总觉得前者难, 后者易。笔者认为, 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综合起来, 可以使数据库课程变得简单易懂, 从而深化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兴趣。[关键词] 数据库; 会计电算化; 学习兴趣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这门必修课之前,要学习数据库知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 数据库这门课不太容易理解。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 教学内容侧重于会计软件的操作, 简单易懂; 而数据库不单单是操作问题, 它还有大量枯燥的数据库原理。笔者从事会计电算化和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工作多年,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 ess数据库的操作开始, 联系其与会计电算化的关系, 举一反三, 引导学生对数据库的学习兴趣, 既达到了数据库的学习目的, 又增强了他们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首先,明确数据库的含义,从数据库的角度深入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 2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复杂的数据库理论及编程,但是学会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却大有益处。ess数据库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数据库系统, 它是Of fice的组件之一。它的强大功能主要体现在: 数据表操作简单、易学易懂; 可以通过向导创建表、查询、窗体及报表; 可以有效管理、分析数据等。 ess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来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非常实用的,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据库是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有联系的数据集合, 在一个数据库中, 所有的数据相互关联, 构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管理严密的信息系统。会计数据通常是指记录下来的会计事实,是产生会计信息的源泉。会计数据数量庞大, 分布在企业不同的业务部门,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需要经过会计部门的不断加工、处理才能形成有用的会计信息, 因此,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它所服务的对象是现代企业组织, 它向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传递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那么,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呢? 会计数据主要包括会计凭证数据、会计账簿数据和会计报表数据,从手工会计核算上来看,它们之间的联系是: 首先取得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然后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登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记账凭证, 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信息编制会计报 3 表。电算化会计则强调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这一流程, 会计信息由输入会计数据、保存会计数据和信息、会计数据的处理与转换以及输出会计信息构成, 它是一种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把数据库基本知识与会计信息系统结合起来, 学习一些简单的数据库操作, 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数据库的意义,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原理。其次,学习、认识数据表,帮助学生认识会计数据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及存储方式。创建了一个库之后要在里面存放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管理, 这就是数据表, 它是数据库的基础。数据表是按行和列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合, 一般具有特定的主题, 可以将任何可用的数据放在表中。例如, 在会计核算中首先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在一张记账凭证中不仅包含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内容摘要, 还包含了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 即会计科目的内容和数量的变化等,所有这些数据都可以放在一张数据表中,那么,这些数据如何在数据
从“数据库”角度学习“会计电算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