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软膏剂、眼膏剂》.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软 膏 剂
精选ppt
第六章 软膏剂
概述(ointmemnts)
软膏基质:油脂性、水溶性、乳剂型
软膏中药物的透皮吸收
软膏剂的制备:研和法、熔和法、乳化法
眼膏剂
质量评定与包装
精选ppt
第一节 概述

乳化剂
肥皂类
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酯类
多元醇酯类
吐温与司盘类
其它
(O/W型)
形成的基质易被酸、碱、钙等离子或电解质破坏。
例:三乙醇胺+硬脂酸三乙醇胺皂
(W/O型)
脂肪酸的钙、镁等高价金属盐。

十六醇、十八醇(W/O型)
(十二烷基硫酸钠)O/W型
单与双硬脂酸甘油酯的混合物;常用单硬脂酸甘油酯,W/O型辅助乳化剂,与一价皂等主要乳化剂合用,得O/W型乳剂基质;
Tweens-20、60、80
(O/W型)
Spans-40、60、80(W/O型)等
平平加O、卖泽52等
精选ppt
三、软膏中药物的透皮吸收
药物透皮吸收
释放---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

穿透---药物透过表皮进入皮肤

吸收---通过血管、淋巴管进入体循环
产生全身作用
精选ppt
三、软膏中药物的透皮吸收
1 、皮肤的构造
表皮、真皮、皮下脂肪组织
无血管,不吸收。
角质层是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
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淋巴管等,
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
精选ppt
三、软膏中药物的透皮吸收
2、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
透过完整表皮
通过毛囊、皮脂腺
汗腺
是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面积大,
主要屏障:角质层(类脂);
非解离型脂溶性物质易透入,水溶性物质和解离型分子不易透入,需要与细胞膜蛋白质水合。
被动扩散。
少。
重金属、磺胺类、皮质激素类、脂溶性维生素等可透过。
很少
精选ppt
三、软膏中药物的透皮吸收
3 、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
基质的性质

(脂溶性大的药物易于透过角质层) ;
(分子量小的易于透过) ;
(浓度高易透过) ;

(分散度大,透过率高);
(小易于药物释放)
(使药物呈分子形式易于透皮)

(促进水和,利于透皮)
精选ppt
三、软膏中药物的透皮吸收
3 、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透皮吸收促进剂
皮肤的条件
其它
,吐温等(<CMC)。
, 丙二醇、DMSO、DMF等。
(氮酮),
、亚油酸、挥发油等。
角质层的厚薄、
是否破损、
毛孔多少等
涂抹面积、时间、皮肤温度等
精选ppt
四、软膏剂的制备
1、 制备方法
1)研和法、
2)融和法、
3)乳化法。
精选ppt
四、软膏剂的制备
2、根据基质选择方法
油脂性基质--研和法、融和法
水溶性基质--研和法、融和法
乳剂型基质--研和法、乳化法
精选ppt
四、软膏剂的制备
1)研和法
基质为半固体状态。
常温下将药物与基质等量递加研合均匀。
小量:软膏板,乳钵。
大量:电动研钵。
精选ppt
2)融和法(普遍使用)
基质加热熔化加入研细药粉
混匀  搅拌至冷凝。
适用于熔点不同的油脂性基质、
水溶性基质大量制备。
四、软膏剂的制备
精选ppt
四、软膏剂的制备
3、乳化法(乳剂型基质)
油相 水相
(加热至80℃) ↓ ↓(加热至80℃)
↓混合,
搅拌至冷凝
精选ppt
四、软膏剂的制备
3、乳化法
可溶于水中的药物加入水相中;
可溶于油中的药物加入油相中;
两者都不溶的,研细后加入成型基质中。
精选ppt
四、软膏剂的制备
4、药物的加入方法
可溶解于基质中的
不溶性的
直接溶入基质中;
如薄荷油直接溶入油脂性基质中。
将药物研磨成细粉,过六号筛(150μm以下),眼膏过九号筛(75μm以下),
与少量基质研匀呈糊状,再与其余基质混匀。
精选ppt
四、软膏剂的制备
4、药物的加入方法
量少的
半固体、粘稠性的
先用少量溶剂溶解,再加至基质混匀。
如生物碱盐,先用少量水溶解,与羊毛脂吸收后,与其他基质混匀。
与适宜的基质或溶剂混匀成糊状,
再加入到其余基质中。
精选ppt
四、软膏剂的制备
4、药物的加入方法
挥发性共熔成分共存的
易氧化、水

《软膏剂、眼膏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204 KB
  • 时间2022-06-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