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华为学什么
向华为学什么
华为的专注与开放,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值得所有企业学习和借鉴。对于创业型企业,模仿和借鉴虽是必经之路,但在向卓越企业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审时度势、切合企业自身实际。
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是最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当企业家自身素养没到到达一定层次,照猫画虎地学习先进很容易落入窠臼。对企业家和所谓企业哲学的过分信仰,轻者会致使忽略业务本身,重者甚至会趋于偏执。
华为历史上就不曾为这种不必要的“走神儿”担心。纵览华为的25年,似乎只做了一件事:通信制造。华为这种心无旁骛的发展方式,终于造就了今天的行业地位。
数十年的专注让华为始终保持着创新。截至2011年底,华为累计在全球申请专利达47322件,授权23522件,其中国外专利10978件,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授权专利5415件,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10650件。
专利数是衡量IT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尺,从专利数量上看,华为作为一家国际化公司实至名归。这要归功于每年不少于10%的研发费用让华为屡登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专利申请公司最多榜单。
平庸的公司注重当下,伟大的公司看到长远。华为的专注还表现在不因小富而安。摩托罗拉曾经想以百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华为,拒之。百亿美元的价格绝对属于溢价收购,要知道在当时中国上市的公司中也没有几个能有百亿美元的市值。
在房地产业最红火的一段时间,投资地产业的公司不计其数。包括四川长虹在内的众多电器公司,悉数涉猎其中。华为仍然不为所动。要知道,今天华为的账上现金就达到120亿美元,这是让那些房企巨头都艳羡的储备。
华为没有投资房地产,也没有进军互联网业,25年专注电信制造的结果就是,在这个领域鲜有对手。即使是在智能手机制造这一新兴领域,华为已经跻身全球前三的位置。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在中国家族传统观念非常浓重的中国,像王石、任正非这样没有把企业做成家族式是令人景仰的。在接班人遴选方面,华为也是“能者居之”。事实上,对于接班人问题华为早就有所筹谋。在华为创建十年时,任正非发表了题为文《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对接班人提出了两项基本要求:“一个企业能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接班人确认, 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华为基本法》也阐明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向华为学什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