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缓兵之计和趁热打铁摘要: 本文尝试从工作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发散思维, 提出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 避免粗暴强力的教育方式, 在争议时运用兵法中的缓兵之计于教育中, 再明理后趁热打铁对学生进行良莠判断, 从而激发学生对教育方式的真实接受。关键词:缓兵之计趁热打铁教育方式下午开完会,拖着疲惫的身躯,我来到教室,准备收拾东西回家, 冷不防冲进来两位放心班小朋友的家长, 竹筒倒豆子般将我们班的小 w 狠狠地魁了一顿,说他打了人,家长都义愤填膺。我的脑海中瞬间就出现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形象, 说实在话, 这个孩子确实很调皮, 整日里喜欢打打闹闹,绝对是个爱惹是生非的“家伙”。不过,我一点都不讨厌他, 因为经过这近 600 天相濡以沫的日子, 我早就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保护每个孩子, 弄清事情的真相, 是我这位学校母亲的责任。我像鸡妈妈一样呵护每一只“小鸡”,当然我决不会护短。我镇定地听他们把话说完, 面带微笑地对事情作了表态:“首先我对此事表示抱歉, 不过, 我也想听听 2 小w 的解释, 谢谢你们的提醒, 今后我会进一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当天,我没有急着去找小 w ,而是去找放心班老师了解了大概的情况, 心中已经有了底。第二天, 我也故意没有主动找他, 而是静观其变, 果真他倒有点坐不住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才把他找来, 请他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跟放心班老师说的相差无几,原来是小 w 听到放心班老师要收皮球, 便去帮忙, 看到有一个孩子抱着球跑走了便去追, 追到后对方不肯还球, 双方便扭打在一起。其实,小w 还挺有侠士风度的, 不过处理事情的方式太过偏激, 因此出了这么一场闹剧。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真正爱做好事的孩子,不是动拳头而是动脑子, 你好好想想老师说的这句话, 然后来告诉我你有什么想法。”孩子松了一口气, 心平气和地坐下来, 和我谈了自己的内心想法。之后, 他在动武方面收敛了许多。就如卡耐基所说: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冒险, 那些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勇于尝试的人。世上充满许多乐趣, 在如此多彩多姿的世界中,千万不要容许自己墨守陈规。这就是我的“缓兵之计”。确实, 一般情况下, 对于学生的错误言行及时给予批评教育,不失为一种悬崖勒马的做法, 但有时也可用一用欲擒故纵的技巧, 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个别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 面对老师频繁的批评教育已经习以为常了。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出格后, 3 心里面往往已经作好了接受批评的准备, 若此时找他谈话或批评教育,他那颗与你对抗的心灵是难以接受你的“谆谆教诲”的, 若有意地将此事往后搁置几天, 观其行为, 在适当的时候, 再找他用聊天的形式, 让他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行为恰当与否,此时对他的感触也许更深些。我爱用我的缓兵之计! 平时, 对于大伙儿有争议的事情, 我常常“装聋作哑”,先私下里找来当事人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因为我坚信: 一般情况下, 孩子们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惹是生非,即使他真的这么做了,也许也会有它的道理。甚至有时班级里发生了吵闹的事情, 我会突然走开, 缓一缓自己的情绪再进教室, 奇怪的是: 孩子们也会出奇地安静下来。其实,他们也在学着反思自己的行为。相反,班里谁做了好人好事,我就会迫不及待地向孩子们宣布, 趁热打铁, 美美地将他们夸奖一番。抓住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
缓兵之计和趁热打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