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水上搜救亟盼新机制
巢湖是我方公里,俗称800里巢湖。巢湖呈东西走向的月牙形状,东西长54公里,南北宽7-30公里,湖区沿东西方向分别有巢湖船闸至合肥施口、巢湖散兵港口作业区至合肥施口、巢湖船闸至肥西县发挥自身优势,承担事故和险情的具体搜救工作,发挥搜救的主体作用,彰显海事的社会价值。
2、明确目标,理清巢湖水上搜救工作发展方向
依据安徽省政府批准的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水上搜救中心机构,笔者认为巢湖水上搜救工作的目标就是打造安徽全省唯一的水上搜救专业机构,代表政府从事巢湖水上各类事故和险情的救助工作,最大程度地保障巢湖水上人命财产安全。根据巢湖多年来的搜救工作经验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巢湖水上搜救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搜救与海事执法一体化、搜救与湖区引航一体化、搜救与潜水打捞一体化,搜救与善后处置一体化。
3、整合资源,打造全省唯一的专业化水上搜救机构
一个行政区域内只能设置一个海事机构,合肥市地方海事局与合肥市巢湖海事局必须合二为一,分湖而治的局面应该尽快结束,两局属下的巢湖水上搜救机构、设施、队伍、人员、船艇以及各自的12395救援值班电话等必须合并,共同归属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水上搜救中心。搜救中心设在海事局,归属合肥市政府领导,承担起巢湖水上搜救的政府职责。政府应给予搜救中心批准编制、核定人员、拨付工作经费、建设工作基地,使搜救中心地位合法、职责明确、装备先进,将搜救中心打造成我省唯一的全湖区监控、全天候待命、搜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人命财产安全受到有效保障的专业化搜救机构。4、制定规划,引导巢湖水上搜救工作跃上新台阶
建设巢湖水上搜救中心指挥室。抓住合裕航道升级改造和合裕航道交管工程的机遇,在湖区建设雷达基站、AIS基站;在湖区航道的27个航标和沿湖重要的货运码头、旅游码头安装摄像设备;制作湖区经纬度网格图等,提高对湖面实际情况的实时动态监控水平,增强对事故地点的准确定位功能,同时使上级领导和搜救指挥人员通过指挥室的电子显示屏就能直观地了解现场情况而实施正确的搜救指挥。
建立湖区风险预警机制。由于广义的巢湖市天气预报不能准确反映巢湖湖区气象实况,且湖区经常发生短时大风、雷电、阵雨等强对流天气,如2022年6月14日17:30分,山东某船队在巢湖散兵港区装7200吨水泥熟料,刚开航离开码头1500米时,突然遭遇10级大风,2艘船被风浪打沉,多名船员落水,经济损失72万元。巢湖气象局作为巢湖搜救中心的成员单位,应根据巢湖湖区的实际情况,在湖区的东、中、西三个部位安装湖区气象实时监测点,并及时将湖区气象情况报告给搜救中心。搜救中心应在巢湖各重要支流入湖口处建设安装LED大屏幕显示屏,及时将湖区气象情况、通航情况、航行通告以及交通管制情况及时在显示屏滚动显示,同时通过VHF和手机短信的方式向水运企业和港口企业、船闸及湖区航行船舶告之,减少交通事故和水上险情的发生,减少搜救成本。
建设湖区应急避风港。巢湖东向西航道长54公里,正常情况下,重载船需4个小时左右才能过湖。若在航行途中遇到大风大浪等强对流天气或船底漏水、船舱进水等突发险情,船舶无处避险,极有可能发生船沉人亡的事件。因此可选在巢湖居中的11号航标附近水域旁建设避风港池一座,为水路运输、旅游、渔业等提供紧急避难港地。
合
巢湖水上搜救亟盼新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