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华诗教在温州.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华诗教在温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温州既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又是一方人文荟萃之地、诗赋词章之乡。几千年来,从谢灵运到杜甫,从陆游到文天祥,成千上万的诗人们在温州留下许中华诗教在温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温州既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又是一方人文荟萃之地、诗赋词章之乡。几千年来,从谢灵运到杜甫,从陆游到文天祥,成千上万的诗人们在温州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近年来,温州市开展了“中华诗教”活动,其规模之大,形式之多,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广泛,可谓前所未有。许多单位将思想教育融于多种文化艺术中,用古典诗词之美,熏陶青年一代,净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升华其境界,提高其品位。

一、群众性“诗教”的普及,在全市逐步形成“爱诗、读诗、写诗、赛诗”的新风尚。在温州诗词学会的具体指导下,随着“诗教”活动深入、有序的开展,许多市民积极参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温州市老年大学开办的诗词赏析班、提高班,深受欢迎,学员逐年递增。温州诗词学会举办的诗词讲习班期期座满。学会的会员人数从1987年的171人增加到2005年的700人。为了使全社会形成“爱诗、读诗、写诗、赛诗”的良好风尚,温州诗词学会还陆续举办了“长青杯”、“凯达杯”、“鹿鸣杯”诗词大奖赛,参赛的作品达三万首。同时,邀请全国诗坛名家霍松林、孙轶青、李锐等人到温州,指导群众性的诗词创作活动。
目前,温州市民中酷爱诗词的人与日俱增,不仅老年人喜欢,许多青年人也加入旧体诗创作的行列。他们组织诗社,在网站上发表诗作,举办论坛。年仅30多岁的青年慕容逸在“月光书屋”文学网站上开辟“龙潜于渊”专栏,这是我国最早在网络上建立原创诗词的版块,点击率很高,深受青年网民的欢迎。为了普及诗词知识,温州学者纷纷动笔,著书立说,为青年读者指点迷津,如黄世中的《古代诗人感情心态研究》、张绍光的《古诗艺术探胜》等著作的出版,对初学诗词者提供不少有益的帮助。

二、院校“诗教”的开展。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建设,促进精神文明,构筑和谐社会。事实证明,院校开展“诗教”活动,不仅开阔青少年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温州诗词学会分别在小学、中学开展试点,取得不少经验。
温州市墨池小学位于东晋大书法家、诗人王羲之曾“临池作书,池水尽黑”的墨池坊。该校建于1877年,有100多年悠久历史。温州诗词学会选择该校为“诗教”试点学校,从各个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了《墨池韵声》读本,让莘莘学子徜徉在古典诗文的海洋里,以唐诗为朋,以宋词为友,诵孔孟之道,歌礼乐之章。通过“诗教”活动,每个学生都能吟诵50首以上古诗,大大激发了小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
永嘉二中苍峰诗社也是在“诗教”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该诗社在谷尚宝老师指导下,定期举办诗词讲座。绝大部分社员已掌握了五言、七言绝句的写法,不少社员开始尝试写律诗。诗社10

中华诗教在温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十二贾氏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6-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