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复采研究与实践全部.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毕业设计(论文)
说明书
论文题目:厚煤层水淹区残余煤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
专业:采矿工程
函授站:年级:级
撰写人:
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年_月_H
山东科技大学
继续教育毕业设计任务书
发给 专业 班学生外储量维持开采,但就开采前景而言已是强弩之末,矿井面临关井的 危机。为充分挖掘仅有的煤炭资源,进一步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我们自 2001年初开始对原三采区水淹区残余煤的回收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实 践。
2复采三区概况
采区边界西北以F25断层为界,南以断层F"为界,东以F41断层为 界。采区走向长470 m,倾向长420 m, km2o
复采三区为-200m水平的下山采区,井下标高为-200m〜-270m,地 面标高为+〜+,该区由1981年掘进,采区巷道采用双巷 布置,即回风下山和运输下山,1983年投入生产,1989年6月6日因 掘进采区底部探煤巷遇见断层,导出三灰水,初见涌水量40m3/h,随 后对其进行了封堵,后因3217工作面发火,为灭火使水位升至-200m 水平,采区被迫封闭。该区采煤工艺为炮采,支护方式为金属摩擦支柱, 〜,夹石厚度0〜,根据煤层厚度,设计分一、 二分层开采,一分层采用跟顶、底部造假顶开采,二分层开采中应用跟 底留顶煤工艺,由于突水,致使一部分二分层工作面没有开采,加之受 当时回采工艺和技术力量所限,该区必然会遗留可供回收的煤量,区段 煤柱、边角煤柱、局部留顶底煤都是复采的主要块段。
2. 1地层特征

自新而老地层为:
第四系(Q)
黄色为主,由砂质粘土、砂和砂砾层组成。厚约6m〜13m。底部 有1-2层含水砂层,与下伏各岩层均为不整合接触。
第三系(R)
暗红色,由巨厚层砾岩和砂岩组成。依据钻孔资料,该采区西北
762钻孔缺失。其余钻孔厚30-145m,呈中间厚,两头薄。
(3) 二叠系(P)
下石盒子组(P2】)
陆相。残厚约150m,以杂色泥岩、灰棕色砂岩为主。
山西组(P「)
过渡相,为主要含煤地层,厚约75m。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 层组成。含煤5层,其中3上和3下煤为本井田最主要的可采煤层。
(4) 石炭系(C)
太原组(C3)
海陆交替相,也是主要含煤地层。厚约68m。由深灰色粉砂岩、灰〜 灰绿色砂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含煤16层,但可采煤层只有两层(16、 17煤)。含薄层石灰岩9层(一、二、三、五、八、九、十上、十下、 4^一灰)。
本溪组(C2)
海陆交替相,为含煤地层。厚约25m。主要由石灰岩、杂色泥岩、 煤层组成。含煤两层,均不可采。含薄层石灰岩三层(十二、十三、十 四灰)。
(5) 奥陶系(O)
海相,为煤系基底。厚约450〜800m。由灰、肉红、茶褐色质纯、 致密的厚层状石灰岩和灰白色的白云质石灰岩组成,间夹薄层浅色泥
岩。岩溶发育,为强含水层。主要分布在井田北部边界(F9断层的下盘) 外。

三灰
〜,。灰〜黑灰色,中、下部质纯致密, 含海百合茎等海相动物化石,因含多量的糠皮状动物碎屑化石而易辨 认。〜,;。
十下灰
〜,。上部和下部为黑灰色,中部为灰 色,质纯而致密,含硅质,较坚硬,中下部含燧石结核,富含个体清晰 的蜒科化石。十下灰为16煤的直接顶板,〜,平 均 。
十三灰(徐家庄灰岩)
〜,。黑灰色,质纯致密,富含海相动 物化石,尤以个体较大的海百合茎为特征。〜, ;〜,。
十四灰(草埠沟灰岩)
〜,。由浅灰色、乳白色石灰岩块和鲜 绿色粘土岩混杂沉积而成,因具原生砾状(又称疙瘩状)结构而易辨认。 〜,。
2. 2煤层地质概况

三采区位于F13、F25与F41断层之间,受其控制,致使采区内断层 发育密集。根据以往地质资料和采区实际揭露,区内以断裂为主,地质 构造非常复杂,落差大于10m的断层有9条,其中落差大于50m断层 就有3条,落差为10~20m的断层有5条,均为查明断层,原采区内经 实际揭露落差0~5m的断层较发育,由此可见本采区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给开拓和回采带来极大的困难,详见断层特征一览表(表一)。
断层统计表 表一
断层
名称
性质

复采研究与实践全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264 KB
  • 时间2022-06-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