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酱豆子
高腾腾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前些年,村里有男人要娶媳妇,在炫耀自己家境时,不说有多少财产,而是说自己家锅里“一天三刺啦”。所谓“刺啦”就是油锅炒菜发出的声音,而“一天三刺啦”也就意味着一天三顿都在炒菜,其殷实的亲亲酱豆子
高腾腾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前些年,村里有男人要娶媳妇,在炫耀自己家境时,不说有多少财产,而是说自己家锅里“一天三刺啦”。所谓“刺啦”就是油锅炒菜发出的声音,而“一天三刺啦”也就意味着一天三顿都在炒菜,其殷实的家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这听起来有点像笑话,因为即使是现在看,一天三顿都炒菜也是很奢侈的,况且从养生角度上讲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早晚的饭菜,最好还是以清淡为主。
小时候,我们家的家境可没达到“一天三刺啦”的地步,我家只有酱豆子,因为它是在我记忆里早晚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配角。
各地的习俗不同,在我们那里腌制酱豆子一般是在初冬开始。煮熟黄豆后就开始焖,也可以说是“捂”,其实就是发酵。等发酵得差不多了,才开始下酱豆子。撒上盐、桂皮、花椒等各种作料后,母亲还总是会再切些白菜和白萝卜,这多少就冲淡了酱味,说母亲腌了堆大杂烩咸菜也不为过。把切好的蔬菜和发酵好的黄豆放一块儿,等全部和好,就可以直接倒瓮里腌了。其实发酵好了黄豆,就已经成功了大半,最后的腌制也不过是被各种佐料水浸润的过程。
有了酱豆子,就再也不用担心早晚的下馍小菜了。
母亲在每天早晚做饭的时候,都会从瓮里舀半碗酱豆子,馏在篦子上,等掀锅要吃饭时,再滴几滴香油提提味。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并不太喜欢酱豆子,但确实是再没有别的小菜可吃,再加上那时候胃口很好,吃什么都觉得很香。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挑食、偏食和厌食。
后来虽然生活越来越好,但这么些年,母亲却从未停止过腌酱豆子。
现在每年春节前后,全家人都会齐聚在一起,母亲
亲亲酱豆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